我国现今杂文写作的短板在哪里

用一句话来概括当前我国杂文的出处境,那就是“情况不妙”。究其原因,既有主观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笔者以为客观外部的原因是主要的,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杂文自身就没有问题了。客观的原因就不再重复讲了,因为在我的其它文章里已经讲过了,本文主要是讲我们杂文自身的主观原因和简述改进的办法。

一是,针对经济工作评论的杂文太少。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除了少数作者关于对经济工作进行评论的杂文外,很少有人发表关于经济工作和经济建设方面的杂文,可以说这是我们杂文创作的一大“短板”。也是一些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杂文不重视、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国家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经济工作是中心。谁离开了经济工作这个中心,谁就没有说话的地方,也就没有地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可能。所以,我们杂文界下一步要组织力量主攻这个“短板”,加大对经济工作的评论,努力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比如,可以开展”产能过剩问题”、”农业怎样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有关经济工作方面的杂文。

二是,缺少对文学艺术作品方面评论的杂文。目前,不少网站的评论专版也设置了不少文娱评论栏目。但是,上边发表的文娱评论文章大部分是“读后感”和“观后感”式的言论文章,不是杂文。目前,我国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杂文式评论的网站是“中国文艺评论网”等少数网站。这个网站发表的评论文章的“杂文味”比较浓,文章的质量也比较高。但是,上稿也比较难。但这正是我们杂文作者进行文学评论的好阵地。

三是,杂文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目前虽然在我国的图书市场上也有杂文理论方面的书籍,但是这种书籍种类偏少、内容单一,大多是一家之言,没有形成杂文界的共识。客观的讲,这些杂文理论还不够完整、不够系统、不够丰富,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仍然需要在原有杂文理论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和不断完善,创建完整的系统的杂文理论体系,才能跟上当前发展的新形势。

四是,杂文知识的普及还不够。由于对杂文理论的研究不足,又没有像样的杂文教材,这就直接影响到杂文的普及。所以,当前在深入研究和创建杂文理论体系的同时,利用现有杂文理论进行普及杂文知识非常重要。现在一些杂文组织偏重动手就写杂文,不注重杂文理论和杂文知识的学习培训。笔者以为,现在比较成熟的杂文理论书籍是宋志坚先生的《杂文学概论》。这是目前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杂文理论书籍,完全可以用来学习杂文理论和普及杂文知识。

五,习惯于“散文式”的采风活动。近几年来,有些杂文组织也学会了用“散文式”采风的方式进行采风。那么,什么是“散文式”的采风呢,简单的说,就是前呼后拥,吃好的,看好的,听好的,说不准还能拿好的。这种采风的方式不适合我们杂文的采风。俗话说的好,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你就是发现问题能再写杂文批评人家吗?可以说,我们的杂文是“熬”出来的和“苦”出来的。应该提倡的是三、五成群深入民间个别采访,回顾历史,结合现实进行杂文创作。最忌讳的就是前呼后拥“散文式”采风的方式,这种采风的方式可能写出好散文,但是写不出好杂文。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郭根群)

12下一页

来源:查字典文学资讯网 https://sanwen.aiisen.com/zixun-788/
更多资源请访问:查字典文学资讯网 https://sanwen.aiisen.com/zi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