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界

感觉台北 │ 香港 秀实

[情兮中和]   在低窪地的许多高处,都可以眺望到中和。往日曾有过这样的书写:骑着脚踏车沿水源路走,台北的灯火慢慢燃点起来,隔岸两三星火便是中和,那里有我飞翔的梦想和创伤的现实。   梦或者现实,蓦然回首,情怀己远谪天边。那英〝梦醒了〞:想赖着你一辈子,做你感情里最后的天使。天使
名作赏析

苏叔阳《春天的梦》赏析

 一年一度的春节,历来被中国人视为春天的开端而隆重庆祝着。在它到来的前夕,即使天色尚未放明,即使雪花飘飞,人们心中对春的憧憬仍然一触即发。作家苏叔阳正是情由景生而神游于春的梦幻世界的。闪亮的雪花,并无现实意义上的暖意,作者以人生经历的体验去感受它,就觉得其“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它使瑟
名作赏析

林斤澜《春风》赏析

古往今来,描写春风的名篇佳作不可胜数。林斤澜知难而为,也写春风,能在文学史上站住脚吗? 读完全文,疑虑顿消,拍案叫绝:它有独特的风采,既能吸引读者,也无愧于古人。 文章构思巧妙:意在写春风,却并不急于单刀直入,而是从北方的春天落笔,徐徐渐入。对它的评价有三种:北京人的概括是“春脖子短”,春天是存在的
名作赏析

李君维《吃苦瓜》赏析

近年来常在《新民晚报》上读到李君维的散文,写的多数是解放后移居北京的上海人饮食起居。作者信笔写来,从从容容的,在一些看来平平淡淡的凡人琐事中,溶入作者对人生世相的感悟,文章是经得起咀嚼品味的。 《吃苦瓜》是一篇千字文。南方人爱吃苦瓜传到了北方,形成“北京出现了苦瓜热”。作者落笔时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总有
名作赏析

孙犁《采蒲台的苇》赏析

文章贵在出奇制胜,孙犁的《采蒲台的苇》便如此。初读它,感觉真是有点矛盾。一方面,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文字质朴,明白如话;歌颂抗日军民英勇无畏的主题,也并不新鲜。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确实被打动了、感染了,要不,何以那随处都是的苇,那“倒在冰上”、“血冻结了”的“他”,宛如挺立在眼前? 何以那
名作赏析

沈从文《常德的船》赏析

沈从文先生逝世后,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一位新华社记者找到我,希望我用最少的语言概括沈先生的一生。在那种场合下,不暇深思,我只说了两点。一是:沈先生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二是:他是我所认识的真正甘于淡泊的作家,这种淡泊不仅是一种人的品德,而且是一种人的境界。我应《人民日报》之约写了一篇悼念沈先生的文章
名作赏析

郑振铎《蝉与纺织娘》赏析

 读完郑振铎的《蝉与纺织娘》,倘若你能再找来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看一看里边的那篇《蝉》,那么你一定会产生莫大的兴趣,发现存在于这二者之间的微妙的差异。 的确,《蝉与纺织娘》不同于郑振铎另外一些散文,这里没有激越的基调,没有愤怒的抗议,只是记载了自己对大自然中虫鸣之声的细致观察和自
名作赏析

莫言:会唱歌的墙

  不要在此流连,关于"雪集",我会在一部长篇小说里再次对你说起,非常的详细。下面,请你注意那条狗。那条瞎眼的狗,在雪地上追逐野兔。我在本文开篇时为这条狗下了一个定语:莽撞。其所以莽撞,是因为瞎眼;正因为盲目,所以就莽撞。其实它追逐着的,仅仅是野兔的气味和声音。但它最终总是能一口咬住野兔子。使我想起
名作赏析

毛姆:读书是一种享受

一个人说话时,往往会忘记应有的谨慎。我曾在一本名叫《总结》的书里,就一些青年提出的关于如何读书的问题说了几句话,当时我并没有认真考虑。后来我便收到各种各样读者的来信,问我究竟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对此,我虽然尽我所能给予答复,但在私人信件里却又不可能把这样的问题讲清楚。于是我想,既然有这么多人好像很希望
名作赏析

冰心《童年杂忆》

一九八○年的后半年,几乎全在医院中度过,静独时居多。这时,身体休息,思想反而繁忙,回忆的潮水,一层一层地卷来,又一层一层地退去,在退去的时候,平坦而光滑的沙滩上,就留下了许多海藻和贝壳和海潮的痕迹! 这些痕迹里,最深刻而清晰的就是童年时代的往事。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健康的。该得的爱,
名作赏析

孙犁《青春余梦》

我住的大杂院里,有一棵大杨树,树龄至少有七十年了。 它有两围粗,枝叶茂密。经过动乱、地震,院里的花草树木,都破坏了,唯独它仍然矗立着。这样高大的树木,在这个繁华的大城市,确实少见了。 我幼年时,我们家的北边,也有一棵这样大的杨树。我的童年,有很多时光是在它的下面、它的周围度过的。我不只在秋风
当代名篇

贾平凹《古土罐》

我来自乡下,其貌亦丑,爱吃家常饭,爱穿随便衣,收藏也只喜欢土罐。西安是古汉唐国都,出土的土罐多,土罐虽为文物,但多而价贱,国家政策允许,容易弄来,我就藏有近百件了。家居的房子原本窄狭,以致于写字台上,书架上,客厅里,甚至床的四边,全是土罐。我是不允许孩子们进我的房子,他们毛手毛脚,担怕撞碎,胖子也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