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山望水记乡愁

我的家乡在善琏含山,一个山美水美草木葱茏的地方。

一望无际的田畴,禾苗起伏、油菜金黄、稻浪翻滚、桑叶婆娑,白鹭上下翻飞,民宅楼宇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园画卷浮现在眼前,一切都是那么亲切祥和、恬静秀美。

含山塔高入云霄,巍峨壮观,陡然耸立在田畴平野之上。她是家乡的一处地标建筑,也是乡亲们踏青祭蚕神的地方。站在山塘桥之上,与塔尚有10华里之远,就能眺望到塔身了。远远望去,含山塔的形貌像支硕大毛笔兀然挺立在那里,便让人心生庄严、自傲,肃然起敬。

京杭大运河缓缓流淌,千百年来驰而不息。运河穿镇而过,然后在北边分叉,主航道一路通往上海,支流一路通往湖州,含山塔就成了航道上一个重要标志。流经善琏地域的那一段称之为含山塘。一条河水清悠悠,鱼肥虾壮,水产丰富,滋养着运河两岸的百姓,孕育了家乡肥沃土地。乘船穿行在清澈河流上有一种乐悠悠的愉悦。

运河沿支河流淌,支河又分汊,纵横交错,造就了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观,赋予了乡村美丽的景色。由于故乡物候的原因和运河水的浸淫,给家乡带来如画如歌、委婉深情、耐人寻味的氤氲气象。

家乡因水涤荡而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多少俊才秀女,从这里走出乡界,走向省城,走向北京,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凭着技术精湛的工艺和优秀的品性,成为中华传统书写文化中的佼佼者。善琏湖笔是中国传统书画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不是善琏多巧匠,哪来湖颖笔中王”。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对湖笔赞不绝口。善琏是湖笔的发源地,湖笔成就了善琏。湖笔是家乡的骄傲。

一方水土哺育了一方人,家乡的美食,是儿时味蕾上缕刻的乡愁。烂糊鳝丝、滑炒三鲜、清炒十锦、羊浇头面、水晶羊肉、红烧猪肘子以及辣油馄饨、青园子、洗沙园子、子孙糕、熏豆茶、米酒、粽子、年糕、麦芽塌饼等菜肴和食物,口齿留香,令人难忘。

家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在我的记忆中,小镇沿河而建,居民临水而居,津梁相连。有翠绿桑园,明亮的鱼塘,黄晶晶的水稻,金灿灿的油菜花,耸立在云端的笔塔,汩汩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古老斑驳的石拱桥,乡村农舍炊烟袅袅,等等。浓浓的思念和满满的爱,回不去的乡愁,抹不掉的记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让人魂牵梦绕。

为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和村村委结合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了“姚状元”历史典故,在西兜郎姚状元故居处打造了廉政文化橱窗,受到村民们的普遍赞誉和叫好。

姚状元是位德高望重的乡贤,给家乡带来了荣誉。姚文田生于1758年,字秋农,号梅漪,归安县东南乡姚家埭人(吴兴善琏)。清代嘉庆四年状元,曾任河南、广东、江苏学政。广东、福建乡试正考官。累迁国子监祭酒,兵部、户部、礼部侍郎。道光四年擢升左都御史,道光五年改任工部尚书,道光七年任礼部尚书。同年卒任上,谥“文僖”,享年七十,葬于菱湖镇杨港村罗田圩。

姚文田工诗善画,书法精美,博综群籍,翰苑名贤,文坛巨匠,著述甚丰。有《说文声系》、《古音谐》、《四声易知録》、《易言》、《广陵事略》、《邃雅堂学古録》、《邃雅堂文集》及《春秋经传塑闰表》等传世之作。是清代蜚声朝野的著名学士。

姚文田少时家境贫寒,随本地官宦大户人家伴读。因其勤勉好学、无间寒暑,后高中状元而光宗耀祖。其祖居旁曾有四对旗杆石(古代举人、进士所中功名的标志)。因文化大革命而损毁(当事人都还健在),目前尚能找到一对,而余本地姚氏子孙皆称其为先祖同宗。

姚公治学严谨,为官耿直,一身正气,堪称清正廉洁的典范,其二子都有建树。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家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家乡的文韵悠长,民俗活动别具一格。每到清明时节,十里八乡的蚕农穿上节日的盛装倾家出动,纷纷上含山踏青,祭拜善良美丽的蚕花娘娘,祈祷求赐蚕花廿四分(意为双倍好收成)。还购买蚕花数朵,男男女女你挤我轧,挤眉弄眼,相互逗趣,那种万人空巷“轧蚕花”热闹场景,让人记忆犹新。

“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学哨船郎,旌旗忽闪恣轻快”。这是清乾隆年间沈焯记录了清明游含山的情景。清明节游含山,已成附近村镇的习俗,而且不少人还是沿着大运河这条水路划船而来。

清明节凝聚了故乡人浓浓的乡情,蚕民把“蚕花圣地”寄予了美好的愿望。祈愿桑茂蚕壮,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

“铁姑娘”的昨天与今天。60年前,善琏镇和平村张掌珠、杨爱凤、周金婻等21位英姿飒爽女民兵,她们不爱红妆爱武装,巾帼不让须眉,苦练精兵、战天斗地、建设家乡,在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中赢得了“铁姑娘”女民兵排的称号。

据善琏镇和平村副书记宇惠芳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群20岁左右的姑娘们怀着建设家乡的梦想,毅然投入到治水治穷建设家乡中去。每天早上6点到大队空地上出操、训练,白天挖防空洞、砌田坎、捻河泥、挑土方,栉风淋雨,早出晚归,萌妹子变成了女汉子。她们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

光阴荏苒,时光匆匆。6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小姑娘现在是年近古稀的老妪,依旧传承着“铁姑娘”精神,倾情投入到弱势群体帮扶的第一线,组建了“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并成立“爱心妈妈”留守儿童服务站。此外,她们还组建了排舞队、文艺队,积极参加文艺演出、文化下乡、走亲送戏等活动,老骥伏枥,发挥余热做贡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她们真情关爱行为感化了心灵,自觉加入到“铁姑娘”的队伍中,把 “铁姑娘”精神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漂亮排屋取代了低矮砖木结构房屋,沥青马路代替了水泥路和泥巴路,汽车代替了小船,抽水马桶代替了臭气熏天的露天茅坑,干净自来水代替了浑浊的河水,明亮电灯代替了昏暗的煤油灯,整洁有序的村貌代替了乱搭乱建和脏乱差,垃圾生态处理和垃圾分类积分卡代替了随意乱扔垃圾,靠儿女来养老的传统习惯,渐渐变成为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家乡的发展趋势符合预期,村容村貌实现靓丽蜕变,让忙碌于工作和快节奏生活的城里人非常羡慕,梦想着能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而世外桃源虽是幻想,但在家乡,却有着这样一个地方,能实现你临水而居择水而憩美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