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遗书之诗文拾趣(五)
敦煌石室发现大量遗书残卷以后,叫人从此认识到唐代文学除了是高地,还是块大平原。
在唐朝的文艺花园里,实际是雅俗共荣的一片广阔天地。在上层文化精英写出高雅的诗歌古文的同时,民间也有大量的通俗文学在流通,包括变文、讲经文、白话诗、俗赋、曲子词,与及各种各样的说唱类作品。
敦煌遗书的发现,使人从此谈起唐代文学,除了谈李杜,还可以谈王梵志、寒山、变文、曲子词、..........。
一般文化人只重视正统的雅文学。但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指出:“俗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主要成分,且也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中心。……......因为许多正统文学,文体都是由被目为小道的俗文学升格而来的。”。
例如赋,便是民间先有俗赋广泛流通,之后受到文人的重视,才演变出雅赋来的。又如词,敦煌石室发现了大量曲子词,也证明了先有俗词,后来才演变出雅词来的。
俗文学的历史先于雅文学,这其实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就如各地的民间史诗,最初都是以口头文学出现,后来才被知书识字的人整理笔录下来的。又如中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也是采集民间歌谣而汇编成的。不过,俗文学所获得的尊重和看待,传统上又总是和雅文学很不一样很受到看扁的。

词是和音乐相伴而生的文学样式。据专家研究认为,词萌芽于隋,形成于唐,成熟于唐五代至宋初,盛行于两宋。
唐代时,一些近体诗如李白的《清平调》、王维的《阳关曲》都是用来歌唱的,不过是先有歌词再来谱曲,程序和现代写歌曲一致。但始于初唐的句式整齐划一的律诗,很不利于谱曲歌唱,于是民间悄然兴起一种汉族音乐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胡乐相结合而生的燕乐。燕乐有很多曲调,民间歌手就按不同的曲调即兴填词歌唱,以应对不同场合的需要,这是先有曲调,后有歌词。燕乐中的许多曲名后来成了唐宋词的词牌,倚声填词也就成了唐宋词的创作方式。
在石室发现的一千多首的敦煌曲子词,就是广泛流传于唐及五代的民间曲词,除个别几首可以考证为温庭筠、欧阳炯、李杰所作以外,绝大多数都来自民间的无名氏,是燕乐曲名。这些作品保持了词早期在民间的原始风貌,无论内容、形式和语言风格上都和温庭筠等文人词截然不同:内容上包含民间生活的多面性;形式上不在章句声韵上刻意规范;语言上多是民间的俚言俗语,土里土气却又十分风趣。
以下且举三阕为例:
《抛绣球》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敦煌曲子詞的作者多为佚名,这些来自民间,没有被知识分子加工过的曲词使用的多是当时的口语,特点是清新、明快、直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中國文學遺產中珍貴的一部分,對研究唐代社會及民間說唱文學源流具有重大的意義。

同系列主题:
http://sanwen.toutiaoweb.com/portal.php?mod=view&aid=38107&_dsign=21e27879
敦煌遗书之诗文拾趣(一)

http://sanwen.toutiaoweb.com/portal.php?mod=view&aid=38708&_dsign=057e599b
敦煌遗书之诗文拾趣(二)

http://sanwen.toutiaoweb.com/portal.php?mod=view&aid=39450&_dsign=5e8d7c4d
敦煌遗书之诗文拾趣(三)

http://sanwen.toutiaoweb.com/portal.php?mod=view&aid=40283&_dsign=0122277b
敦煌遗书之诗文拾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