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花逐香的放蜂人

  从学校到家要翻过两座小山,周末我骑车急匆匆行进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偶有蜜蜂从身边飞过。抬头望去:山岗渠畔,道旁山涧,似润雪初降一般,满眼都是白茫茫。

  立夏过后,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枝头,阵阵花香随风飘来,仔细瞧会看到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翻过山岭,看到在路旁的宽阔处有一座小帐篷,旁边摆放了许多蜂箱,那是今年新来的放蜂人在此放蜂。

  放蜂人是一对中年夫妇,中等个头,憨厚朴实。出于好奇,我停下来走过去和他们攀谈起来。男子很是热情,拿出小马扎让我坐。他告诉我,他们来自江西上饶,家中有一对儿女,大孩上大学,小孩在高三。他们常年放蜂,每到一地大概停留二十天左右,要是蜜源充足也会停留一个多月。说到养蜂的规模,他说他们带了120多箱,规模大的可能超过200多箱,因为他们只有夫妻二人,如果规模过大忙不过来。说到养蜂的窍道,他滔滔不绝:放蜂人一般选择的是义蜂,义蜂适应性强,容易扩群,并且个性勤劳,采蜜量高。他的话使我想到宋代诗人戴表元在《义蜂行》中的诗句:“山翁爱蜂如爱花,山蜂营蜜如营家”。是啊!蜜蜂是勤劳的,养蜂人也是勤劳的!

  谈到蜂蜜的优劣,养蜂人告诉我:槐花是最好的蜜源,酿出的蜂蜜颜色纯正,口感好,不会沉淀和凝滞,是上乘的蜂蜜。另外,槐花花期长,槐树可大面积种植,蜜源比较稳定。说到放蜂地点的选择,他说:他们一般选择蜜源充足而偏僻的山道旁,尽量避开村落和嘈杂的环境,以防蜜蜂伤人也避免人们给蜜蜂带来干扰。因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蜜源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蜂蜜的质量,他们也不会在农田旁放蜂,在蜂蜜的销售中他们绝不以次充好,这体现了“诚信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问他放蜂会不会有什么隐忧?他说:放蜂最害怕大黄蜂,大黄蜂会伤及蜂群;其次害怕恶劣天气,雷雨狂风对蜂群都有较大的危害。

  我担忧地问:“蜜蜂漫天飞舞,飞得太远会不会有离群的找不到家?”他笑着说:一般不会,蜜蜂都会记着自己飞过的路线,迁徙时都是在晚上趁蜜蜂熟睡之时,经过养蜂人一个晚上的跋涉,第二天蜜蜂飞出蜂箱已是另一片天地。

  谈到他们常年居无定所、南北迁徙有没有感到很苦时,他说他们的足迹到过大半个中国,从江南水乡到黄河两岸,也曾到过茫茫大草原和东北平原。远离繁华的闹市的确是有些孤单,但是每天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着蓝天白云,听着鸟儿的鸣叫,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还有勤劳的小蜜蜂陪伴,虽然辛苦但内心很快乐。这时在一旁忙碌的女人说:“远离家人和孩子,想孩子时只能打打电话,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心里觉得亏欠他们的太多。”说到放蜂的年收入,他们很坦诚地告诉我:一般的年份可收入七、八万元,好的年份可收入十多万元,总的来说还行。看着满山的青翠,我突然想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英明论断是多么正确。我们谈了很久,从他们幸福的表情不难看出“幸福是创造出来的”一点也不假,临别时他告诉我明年还会来这儿,我期盼着明年我们还会相遇在此。

  放蜂人是一群酿造幸福的人,就像春归的燕子从南方起步,一路跋涉,一路辛劳,一路寻花,一路安巢,沿途洒下了汗水和艰辛,到处都是他们的起点和归宿。每到一处就支起简单的小帐篷和常用的锅碗瓢盆,过起风餐露宿的日子。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放下对家的牵挂,丢下对儿女的思念,沐浴着他乡的阳光,凝望着异地的月亮,经受着倒春寒的袭扰,浸润着绵绵的雨丝,抵抗着猝不及防的尘暴,用他们的勤劳和艰辛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像牧羊人那样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用他们的人生苦旅酿造着生活的甜蜜,奉献给芸芸众生,幸福着别人也快乐着自己。

  回到校园,我常常想起这些放蜂人,面对那些小蜜蜂一般可爱的孩子,我们作为“放蜂人”是不是也要给他们寻找最好的蜜源?让校园充满着花香,使课堂洋溢着芬芳,让孩子们吮吸着知识的琼浆,沐浴着成长的阳光,为自己也为他人酿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想做个放蜂人,跟随着季节,追逐着花香,留下寻访的足迹,让花香充满四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