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住房变迁

住房是现代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家庭成员安身之处。人生离不开住房,且与其结缘,日夜相伴,每个人都留下深刻的记忆和故事。下面是我65年来的住房经历和感受:

(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房屋低矮破旧,我家的老屋亦是如此。老屋不知建于何年,我个人推断,应该是清末民初。它位于梅陇凤林村,后面是山,坐西北向东南,门前是1.2米宽的小巷,两间相连,每间约20平方米。左间是厅,亦是入屋正门,前半部放置农耕工具,后半部放置床铺。里间由前厅侧门进入,进门面对灶台,里面放置床铺,1955年我在这房子出生。

记忆中老家的房子,一是破旧。四周的墙体下半部分是天然鹅卵石垒砌,上半部分是泥土砖(当地俗称“土角”),部分外墙批荡脱落,屋顶盖瓦片,遇大风雨会渗漏,又比较危险,此屋至1970年秋拆除重建。二是屋内光线太暗。房子低矮、窗子小又少,没有玻璃窗,光线严重不足;加上在屋里面烧柴草做饭煮菜,墙壁熏得黑如木炭,尽管外面出太阳,里面光线仍然较弱。三是通风条件较差。空气流动不畅,尤其是做饭炒菜时,烟灰满屋,有时被呛得咳嗽、流眼泪。四是泥土地板。地板黑不溜秋,湿漉漉,光脚踩地痒痒的,既不舒服,也不卫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好多农村旧房没有规划,村民信风水,或为争利益各不相让,房子随意乱搭乱建,其排列、朝向、宽窄、大小、高低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巷道,排水、排污受阻,很不卫生,到处脏污污,出入不方便。更糟糕的是到处是私厕粪坑(过去没有化肥,种地靠粪便、人尿、木草灰等作为肥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私厕粪坑),厕所简陋,粪便随处、垃圾乱堆,虫子乱爬,苍蝇乱飞,臭气熏天,让人恶心,也难怪那时城市人不愿下农村,香港人不愿回大陆,这种环境我都觉得不是滋味,现在的年轻人更无法理解,更无法面对!

许多家庭没有洗澡间,夏天还好,到河溪洗一洗,可以随便应付,冬天就麻烦啦,洗澡要到厕所去,热水从家里提到厕所已经凉了,况且厕所是露天或半露天,没有门扇,四处透寒风,有时冻得打啰嗦;厕所脏臭之外,需要更换的衣服没有干净的地方可放,那时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真的难以想象。

(二)

1959年夏天,我们离开了难待的老屋,爷爷带哥哥和我到爸爸工作的地方——国家新开垦的国营梅陇农场。我们告别了脏乱差的家乡,改变了环境,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农场是新建的,开始缺少住房,1959年我们住过农场场部的茅房、船路的棚寮。在我们离开老屋不久,也就是年末吧,我母亲因生病、饥饿等原因不幸去世,我们兄弟失去了人间最宝贵的母爱,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1960年迁移至大塭时,因为住房紧张,我们曾与一户职工共住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宿舍,同一门进出,一户一半,中间用草席等分隔遮挡,各自睡觉。有一次刮台风,大风把屋顶掀掉,大雨从天上直飘下来,我和哥哥只能躲在桌子下避雨……1961年,我们来到河浦,当时还没有建职工宿舍,爷孙仨人在抽水机房的皮带边放上一张单人床,约一米宽,爷爷当然睡外面,睡里面的哥或我头与爷爷同一方向,睡中间者头在相反方向,身挨着身挤在一起,哥哥与我倒是容易入眠,不知爷爷是否有睡?有时想起那情形,我非常心痛爷爷,眼里噙着泪。抽水机有时日夜开机抽水,我们照样睡在那里,柴油机轰隆声,皮带敲击声,水泵转动声、出水声,声声入耳;我们近在咫尺,没有什么安全防护措施,如皮带断、裂、脱,人在旁边后果不堪设想,好在我们爷孙命大,除了常闻机油、柴油味,受噪音影响外,其他无大碍。

经历了多次搬家,1962年冬我家终于有了一间独立近20平方米的家属宿舍,虽然狭窄,但可放置两张床铺,吃住并用,还可以在旁边另搭茅房做饭、放东西。这年底,爸爸给我们兄弟找了后妈,我们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之后,我爷爷可以到集体单身宿舍睡觉,哥哥和我长大了也挤到单身宿舍去,至此住的问题才基本解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梅陇农场建起一排排崭新的瓦房职工宿舍,给人“新农村”的感觉,前后房距较宽,容积率低,太阳直射,空气新鲜。墙体多为青石或红砖砌成,里外墙白贝壳灰批荡,地板为水泥砂浆找平层、表面抹光,安装玻璃窗,通风采光较好,这样的房子里外看起来舒服,住也卫生实惠。美中不足的是房子单位面积少,每户只有一间宿舍,20平方米上下,人均面积不足4平方米,宿舍多种使用功能,一家人吃住在一起,显得狭窄拥挤。如果家里5人以上,或有多个成年人,或来了客人,则要去集体宿舍搭铺。这种住房建筑当时具有普遍性,反映那个年代职工的住房实际状况。还有问题就是没有配套厨房、浴室、卫生间,只能在自家门前或旁边空地上搭建茅房,用于煮饭、做菜,堆放柴草、杂物,洗澡、小便(大便要上公厕),有的家庭还兼作猪舍鸡舍。

(三)

我参加工作之后,一直住单身宿舍,三餐依靠公共食堂,日子倒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1981年1月1日我登记结婚,随即向单位领导申请安排家属宿舍,当时农场成长的第二代陆续到了结婚年龄,住房相当紧张,领导经过再三考虑,腾出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给我作婚房。由于前后左右无法搭建茅房,三餐仍在食堂打饭菜,自己用小炉灶作调节补充。过了几个月,我岳母居家迁移回老家,经领导同意这一住房由我们接替(过去,房产是国家财产,我们没有继承权,单位同意才有居住权),这时有了统一搭建的厨房,生活方便了许多。大儿子1982年、小儿子1987年在这里出生,此时我们小家庭4口,其乐融融。

这宿舍前面对应有10多米的空地,1988年1月我们进行改造,即宿舍前加建围墙,中间留下4米公共巷道,然后在原厨房前加建一间瓦房,再重修加固原有厨房,使用达到70多平方米,大大的改善了住房条件,提高了幸福指数。

(四)

1988年汕尾建市,我调至新单位,1991年参与福利分房,年末分到一套位于市区城南路的宿舍,刚开始对房子只有使用权,1993年2月按照上级的政策规定实行“房改”,这才拥有房屋的产权。房子坐北朝南,步梯,6层顶楼,楼距宽,前面是20米市政道路;后面是学校,楼距30米;我们住东边,与邻栋中间有6米通道。三房二厅一卫(后改造为二卫)三阳台,面积110多平方米。房子框架结构,外墙面水刷石,视野好,四面来风,阳光充足,水电配套。当年普通装饰,天花板、内墙涂白色乳胶漆,地板铺设30*30CM瓷砖,铝合金窗,木条加合板木门,洗浴配石油气热水器。1999年重新装饰时更换50*50CM耐磨砖,菠萝格实木大门,配储热式电热水器。说实话,当时入住这套房子算中等水平,地段重点,交通方便,靠近学校,买菜不远。不足之处:房子属于顶层,夏天太阳四周直晒有点热;年纪大了走步梯有点吃力;还有临街车辆过往有噪音。总体来说,此房居家还算可以,我们一住22年,一家老少平平安安,各有发展,2007年秋大儿子结婚,2010年大孙子在这出生。考虑到两个儿子需要购房,此房子至2014年1月转让。

(五)

汕尾的商品房1988年建市后起步,2009年起加速发展,很多家庭进入改善住房期,选择环境较好、配套完善、出入方便、管理到位的小区居住。

2011年4月2日,大儿子在汕尾市区黄金海岸按揭一套电梯房,2012年12月2日交房,2013年11月20日入住。此房为四房二厅三卫二阳台,面积177平方米,小区容积率中等,环境绿化不错,管理规范,配套有停车场、商场、市场等,出行方便。房子外墙贴粉红色条形小磁砖,视野、通风、采光等比较理想;屋内通水电气,中档装饰,天花板、内墙面白乳胶漆批荡,厅的地板铺设100*100CM、房间地板铺设60*60CM抛光砖;安装管道天然气、空调机、电能热水器,配套厨房灶台、厨具,衣橱、家具等,各种生活用品比较齐全。

时间过得快,如今我们入住新房快满7年了,大儿子2017年添了千金,大家对这房子挺感情,总体基本满意。其最大的好处,在地下停车场上下车免受雨淋;去市场买菜雨再大也不怕,而且不用雨具,走地下车库可直达肉菜市场。明显的不足是没有书房和杂物间。2015年小儿子成家,2016在广州增城按揭一套108平方米的小区电梯房,分别于2016、2017年生下两个男孩,生活安定。目前,我们大家庭共有10人,人均住房面积28.5平方米,但仍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2018年数据)的水平。全家尚需继续努力,争取若干年后能住上更大、更好、更理想的新房!

 

我65年来住房从差到一般,由一般到好,这是中国家庭住房变迁的缩影,与千千万万家庭的发展同步,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