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里的情与思 ——写在家父十二周年忌日
  2007年9月23日星期五,家父因心脏病突发离世。今天是家父十二周年的忌日。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撩我心者,今日之日多思慕。十二年间,让人最心楚的莫过于对父亲的思念,一桩桩一幕幕,都是深刻的印记。

  父亲一生经历过无数的坎坷与磨难,但他以勤劳、智慧、果敢的韬略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父亲八岁随祖父逃难,背井离乡。为了生计,带着幼小的妹妹靠捡菜叶、讨饭度日。16岁为地主做长工,每天清晨下地干活,天黑才收工。因年龄小,干不动重的体力活,经常挨地主的打骂。有时被罚不准吃晚饭,到了深夜时,由于饥饿难忍就跑到厨房偷吃剩饭菜,受尽了人生磨难。解放后,父亲参加了革命工作,更是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投身革命事业。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凡有修水库、开荒等集体劳动,父亲从不缺席,又总是冲在劳动的最前沿。

  父亲一生不仅勤奋、吃苦耐劳,还养成生活节俭的习惯。在“知青”队里,由于经费不足,父亲就带领“知青”们开荒、种地、养猪等,还自编自导文艺节目。

  八旬高龄的父亲没穿过一件高档的衣裳,唯一的一件羊皮棉袄还是60岁生日时母亲为他缝制的。

  2006年的一天,我陪父亲去看望老朋友的路上,父亲说:“小灵通没有移动手机的信号强。”当时,我没有太留意父亲的话,便随口回了声:“你就买部移动的手机吧”。父亲说:“买移动的手机要花上千元的钱,我不舍得买”。我没有吭声,父亲也没有再说话,只是低头走了很长一段路……父亲病故后,当看见他僵直地躺着,忽然想起父亲的这番话,心里不由一阵酸楚与愧疚。手机信号的强弱影响着通话的质量,“不舍得买”是父亲一生生活节俭习惯的养成,我居然没有体悟父亲的意思。在当时,我没能迎合这一心愿,他老人家心里该会有多么的伤感与失落。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的就是我吧。心痛啊!这是我的缺失。这么多年过去了,每逢周年忌日的那天,我都会想拨打父亲的“小灵通”,与父亲说说心里话,诉诉心中痛苦之情。

  爱学习是父亲一生的嗜好。在做长工时,白天做完工,晚上就远远地坐在地主家厅堂的门槛上,借着油灯的微光看书学习。这种爱学习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病故的那天。

  由于勤奋好学,父亲从一个只上过几天私塾的穷孩子,取得了文学事业的成就。1979年,父亲收集整理的《龙虎山》、《莲花石》、《仙桃石》民间故事在《民间文学》杂志刊载。其中《莲花石》被译成日文在《人民中国》杂志发表。

  父亲一生精学中医理论知识。在乡村工作期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村民治病,得到村民的赞誉。一次,有名村妇犯下肢高位瘫痪病,被上海某医院诊断成绝症。回家后,经父亲把脉诊断,认为属湿邪侵入引起的妇科失调所致。经对症治疗,不出半年,该村妇就能下地行走,后来还捉了两只老母鸡,亲自送给父亲作为谢礼。

  1987年7月女儿出生时,惊厥不能入睡,住院一星期未见好转。出院后,父亲诊断属脐带风病。经一周左右医治,病就痊愈了。半个月后,我偶遇那位主治医生,她问道:“你女儿还在吗?”,我气愤地回了声:“在,好得很!”。

  父亲用自己的所学,救治过无数人的生命,也救治了自己孙女的生命。他老人家生前时,我没顾得上说谢谢。今天,我谨携妻儿,恭恭敬敬地向您老人家道声:谢谢!父亲!

  父亲一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赞誉,留不住的是烟云过客的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脆弱与渺小,但父亲用勤劳和智慧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社会繁荣奋进的主流时代,唯不能遗失我们为之弘扬倡导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当同心勠力,为民族复兴事业尽绵薄之力,方为民族生生不息之根本。

  我们又处于一个缤纷烦嚣的世界,当清识自律,不以民俗文化承袭而忧心;不因人情而烦恼;不为世态而愁苦。

  秋天就像是为诗歌而诞生,一景一物都是诗,一草一木都是歌。

  清晨,当我行驰在上班路上,秋风阵阵吹过,路边树上的叶子沙沙地飘落,牵出一路的感慨与情思……

  一叶知深秋,我还留下多少碾过的岁月春秋。倘若哪一天,在一个深秋的季节,我悄然地离去,唯有留下印记在这飘洒满地秋叶里的“情”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