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 地衣 地衣吃起来真是清脆爽口,我一生梦想着饕餮大嚼一顿,却始终未能如愿。真正的美食亦属尤物,愈是不可多得,愈是令人牵肠挂肚。 干燥的冬天里,地衣蜷缩在田边路旁的枯草中,一经春雨浸润,便成为柔嫩墨绿的薄膜。所以,在我们家乡,它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地软儿。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哥哥去拾地软儿
心情日志 自行车伴我成长 “叮铃铃,叮叮铃……”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总是会带人回到童年,作为八零后,童年的回忆、青春的记忆、成长的岁月里,自行车陪伴着的日子像一首欢乐的歌。 时光回溯到三四十年前,自行车曾是当时中国人最主要的代步工具,如今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留下的街头影像,都是滚滚的自行车车流,当时的中国被称为“
心情日志 古城墙上的春天 随着惊蛰一声春雷,雨脚加速了光顾频率,接连十几天,千万条银丝飘荡在空中,古城也笼罩在迷迷漫漫的轻纱之中。 春分一到,空气清新温润了,太阳喷薄而出,洒下照彻天地的道道金光,催动着万物的生长。寿县古城墙,历经千年的雨雪风霜,有些斑驳,生出些青苔,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久远与沧桑。然而,春风
心情日志 逛逛烟台春天的花儿 烟台人称春天赏花为逛花儿,杏花开了逛杏花,桃花开了逛桃花,梨花开了逛梨花……逛花儿是不是源于南方人的逛花市、逛花街,笔者未加考证。逛即闲游、游览,逛花儿是需要悠闲的时间、需要适宜的环境,需要美好的心情呀! 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农村上小学时,每年春天学校都组织一次校外活动——逛梨
心情日志 春天,请到巴马来看雨 巴马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生在巴马,长在巴马,真是一生的荣幸之极。 家住巴马是上苍的恩赐,巴马是上天“遗落人间的一块净土。”有言说:宁做巴马人,不愿做神仙。 巴马山清、水秀、洞奇。晶莹剔透的水晶宫,磅礴大气的百魔洞,碧绿秀美的百鸟岩,盘阳河两岸曼妙的风景,赐福湖上梦幻
心情日志 秋的记忆 中秋节前我在整理以前的旧书稿时,找到了一枚红叶标本,可能是当时处理比较得当,其红叶的色泽依然艳丽夺目,它却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红叶剪影标本:有游动的金鱼、盛开的花朵、草木折枝……那时的我喜欢在深秋收集叶片完美、色泽明艳的红叶,修剪成各种剪影后制成标本送给朋友,以祝愿朋友们生命美
心情日志 美丽大荔,我爱你 我的家乡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聆黄河之波涛,西拥帝都之华表,南望华岳之奇险,北挽镰山之逶迤,素有“九省通衢,三辅重镇”的美誉,是古长安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商、周起,这里曾有国、郡、府、县等行政建制。大清年间曾是辖渭北十县的同州府所在地。这是一座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城市;这是一个民风
心情日志 伯延印象 久闻伯延古镇大名,今日有暇成行。 秋高气爽,白云飘荡。一路掠过邯武公路两旁无暇顾及的风景,行至伯延镇里,便渐有林林总总、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映入眼帘,浓浓的厚重感沉沉甸甸,彰显着与众不同的古朴典雅,犹如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鹤发童颜,彬彬有礼地向人们作揖致意,无形的风骨里,像是无声述说
心情日志 烟台的春天 城市之间相比较而言,各处的春天是不尽相同的。老舍先生在《大明湖之春》写道,“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风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但事情往往不可一概而论,作为北方城市的烟台,春天的时间却不短
心情日志 戈壁滩上的红柳 没到过新疆不知祖国之大,这话不假。我第一次我到新疆,是那年去哈密探望援疆干部。从广州坐了四个多小时的飞机到了乌鲁木齐,接机的小张姑娘告诉我们,还要坐七八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哈密。这么漫长的旅途,好在有热情开朗小张姑娘的做伴。 出了机场,汽车沿着笔直平坦的公路飞驰。不知不觉中,城镇和村庄渐渐
心情日志 敖溪老街的记忆 乡愁伟大,在于发现;乡愁平凡,在于记得。敖溪是我的老家,是上了年纪人的梦境逗留最多,醒了又回味悠长的时光短片。那下场口的银杏树,那风雨中的狮子桥、凉桥,那清秀的敖溪河水,还有那娥水坝绿油油的田园风光都留下不失快乐的儿时记忆。 敖溪老街年代久远、很短、很窄、很简陋,它由上街左边的小学、邮电
心情日志 锦州的海 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是连接中国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和咽喉要道,已成为锦州湾畔、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锦州湾原名连山湾,由锦州天桥上朱家口起至葫芦岛半岛尖端,呈弯弓形。广义上的锦州湾则覆盖辽西锦州、葫芦岛、盘锦、阜新、朝阳五市,并辐射蒙东赤峰、通辽、兴安盟与呼伦贝尔市,是中国沿海地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