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文章

  
  篇一:拜年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许家吊楼的人们流传千年的新春大拜年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们对新年第一天的吉祥话、好彩头深信不疑。人们把“只要如愿”奉为金典,他们坚信:新春第一天,别人的祝福是会实现的。听到别人的新春祝福,他们心里喜滋滋,乐融融。
  新春第一天拜年的活动从清晨便开始了。这种拜年名之曰“出静行”,以一个香火坛(屋场)为组织形式。人们点燃神台上的红蜡烛,各家各户都用茶盆盛满各户过年的金典“换茶”,送到宗堂室的桌上作为供品。届时,炮竹一响各家各户的男人,包括男孩子都来到宗室,排列供桌两旁,由这个屋场辈分最高或年龄长寿或地位至尊者带领,先向天地弯腰鞠躬,祈求风调雨顺,再向祖宗牌位弯腰鞠躬,祈求今年全屋场人口清太,财源如泉,再鱼贯而出,来到禾坪边。禾坪边两株银蜡树,经过寒冬依然青翠,参与活动的每一位折下一小枝,插到神台上的专用框里,树枝称为柴,“柴”与“财”谐音,称之为纳头财,然后大家围着供桌,或站或坐,互相拜年,纷纷说着吉祥话。
  通过这一程序后,人们才可以离开家,去亲戚家互相拜年,由于在同一时间的送来送往,这一天走动的人相当多,人们纷纷窄路相逢,在相逢的时刻就算平时共用一个烟斗,共饮一杯水的两个人此时似乎陌生起来,相逢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四手相牵,互相说着吉祥的话,即便是平时各有成见的两个人此时相见,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互相祝福起好话来。
  我家是“泊来户”,在本地没有太多的亲戚,父亲与一位要好的工人过从,他特地邀请父亲正月初一去他家“出行”,经爷爷的掐指一算,生庚一查,四柱一排。这户人家是有大富大贵的根基,居住的屋场是洞天福地。父亲今年的出行的吉祥星是东南方向,正好与这位人家吻合。父亲一高兴,决定将我也带上。父亲便教我如何拜年。去的客人家,先向年长者拜年,那拜年的好话是:“祝您老人家老身康待,长寿百岁,寿比南山,新年愉快。”说完鞠上一躬。祝青年的拜年好话是:“今年你想好多就赚好多,四方之财,八方走运,人兴财旺。”祝哥哥般年龄人:“祝你今年桃花运,找个老婆美嫦娥。”祝读书哥哥姐姐的拜年好话很有文艺性:“三更灯火五更鸡,今年状元你必中。”祝福襁褓中的小孩“半土半洋”,前半句是祝小孩四季如春,后半句是像狗崽崽一样易带成人。由于这家是个大家庭,向奶奶拜年时,事先准备充足,没出差错,只是脸红到了耳根。与我父亲年龄相仿的户主,我平时见得多,拜年的话似放水灯一样哗哗从我口中流出,差错出在祝小弟弟的好话时,把我自己说成像小狗一样,引得满屋的人哄堂大笑,温馨的气氛,快乐的年味弥漫着整个房屋。
  我喘着粗气,红着脸站立在红扑扑脸的的小弟旁边,心想小弟弟能像狗崽崽一样,我也可以像狗崽崽一样,心里反而踏实了起来,胸口也不起伏不平了,反倒想起红包来。本来父亲教我向婶婶拜年时祝福词是“祝您今年又讨媳妇又养孙……”我把平时捡来拜年的笑料祝词派上用场,只听婶婶唤我的乳名,说道:“不丑不丑,快来向我拜年”,我如梦初醒,立即向她鞠上一躬,便说:“向您拜年,发财买田,祝您发财,红包拿来”,父亲急啦,其他人却哈哈大笑起来,那婶婶边笑边搂我入怀,连连说道:好侄儿,好侄儿,婶婶有红包,有红包给你。她很亲切把红包塞入我的手中,我高兴极了,离开了她的怀抱,她看了我两眼,又牵着我的手,笑着逗我说:喊我喊丈母娘,我还得甲(个)大红包给你,我回答,今日是初一,我只要拜年红包。大家又七嘴八舌逗玩起我来,然后都是现在流行的说法“点赞”。
  回家后,与其他小朋友召开了“碰头会”,情况汇报表明,他们的拜年祝词和我父亲教我的都相同,我顿时失去了优越感,决心以后编一套独树一帜的拜年词,可惜一生也没编出来。但我们收获了拜年的红包,乐在小孩群中,许家楼的人们继续着热烈的拜年乐事,沉浸在拜年的气氛中。
  
   篇二:乡村拜年
  拜年,是乡村过年一道不可少的独特风景。在乡下人眼里,拜年不仅是一种风俗,还是一个人不忘本的表现,一声“过年好!”,不仅是问候语,还是维系亲情与乡情的桥梁。
  大年初一这天早晨,天还灰蒙蒙的,隐约也只能见到夜空里的几点星星,但家家户户早早地起来,祭拜天地,煮饺子,燃放鞭炮。因乡下人信奉“勤”的哲学,有句乡俗说得好:“起得早,过得好”。于是,家家户户便争相早起,都想讨个好口彩,占个“早”字,鞭炮响得早,意味着这家人今年会有好兆头,抢到“福”了,也过得富余。等匆匆吃过饺子,便敞开贴过大红对联的大门,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拜年活动。
  拜年时,往往男人一帮、女人一伙、小孩子一群。小孩子们起床后,首先要给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们拜年,喜的合不拢嘴的爷爷奶奶会递来一个大红包,里面塞着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压岁钱。父母则要先到本家最大的长辈家里,因为家堂(祭拜祖先的地方)设在那里,祭拜完后,然后是自己父母,家族长辈,再就是同辈年长者及邻里百舍,一家家走一家家拜。吃过饺子陆陆续续出来拜年的人,如吹了集合号一样,不约而来,在村里长长的街道上,浩浩荡荡的走着,那场面热闹又壮观。拜年是不能互相代表的,要拜遍各家各户才算有诚意。往往都是一个姓氏的一个辈分的人先聚集在一起,由年长者前面带路,小字辈跟在后边,一家一家的开始拜过去。拜完了同姓家族,还要拜一下村中异姓家族中威望高辈分高或者有名声的人。到了长辈家中,屋内根本挤不下那么多人,只好站在院子里。看到满屋满院的后辈们给自己拜年,长辈们乐得捋着胡子,张着没牙的嘴,喜上眉梢。拜年时,最兴奋的就是儿童了,女孩子打扮的花枝招展,男孩子边跑边叫,放着鞭炮,走东家、进西家,到了这些长辈家里,大把大把地往新衣兜里装花生、瓜子、糖果,直到新衣兜里实在装不下,才一脸喜悦地满载而归。路上碰到其他拜年的队伍,有大的有小的,互相也顺便问候嬉闹一番,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此时各家各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红红的对联映着门楣。几个小时下来,虽然跑酸了腿,早已筋疲力尽,但不把全村熟识的长辈拜完,是不能回家的,如果疏忽了哪家长辈,会被说不懂礼数,这也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了尊老敬老;就是邻里之间不论曾经发生过多大的不愉快,有着什么样的矛盾,只要互相拜拜年,就什么都不再计较了,为的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和和顺顺。(中国- sanwen.aiisen.com)
  在乡村,拜年从大年初一到十五,是贯穿了整个节日期间最富有情味的民俗活动。初一拜乡亲,初二拜丈母娘,拜完丈母娘后,就按着辈分先外亲,后内戚,再朋友,直到拜完所有的亲戚朋友。大年初二早上,只见乡村的道路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流如织。女婿们穿戴干净整齐,手提礼物,携妻带子,匆匆忙忙地赶往丈母娘家拜年。与岳父岳母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无论谈什么,大家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欢笑,空气中充满了醉人的温情。家中有小孩的,拜年时常常会带上孩子,大人自然是去叙感情,谈论一年的收成是多少,探讨来年的庄稼如何管理。围坐在火炉旁,一杯清茶,一根劣质香烟,慢慢地唠嗑,到了中午,端出两个小菜,拿出小酒壶温一壶热酒,抿一口,准能品出一年的好滋味,使亲情和友情浓醇得化也化不开。孩子给长辈们叩头作揖,送上真诚的祝福,长辈们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拜年途中只要遇到路人,一句“恭喜发财”会让大家都喜笑颜开。在元宵节前,拜年客就像雨季的屋檐水接二连三,连续不断,让平时因忙于生产事务而无暇顾及的亲情、友情,在这短短半个月的年节中浓烈起来,亲近起来,厚重起来。
  记忆中儿时的乡村拜年已过去了,如今的拜年,越来越科学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视频拜年”日益成为一种时尚,但儿时拜年的情景依然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纯朴的邻里亲情,那浓郁的乡土年味,至今仍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篇三:拜年
  说起拜年,已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习惯了。至今仍继续沿袭着,说明此习惯的不可缺少。
  每逢过年,小辈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去给老辈的亲戚拜年。这其中既包涵有小辈对长辈的感恩,也包涵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同时也是过年的一大意义所在。特别是一些亲朋好友,平时各忙各的事情,很难得有相聚的时候,只有逢到过年,方得借此机会相互走动走动,聚上一聚。正所谓亲戚亲戚,越走越亲,长远不走就不亲了。所以过年又是人们相互缝补感情的最佳媒介。之所以好多的老风俗习惯都被人们慨然废弃,而拜年却一直地被沿袭着,这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拜年,自然离不开带礼物。带礼物的多少可以分明看出其间关系的厚薄。中国人向来最注重礼尚往来。古人有教曰: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相互的敬重体现着人之间关系的平等友好,同时也说明亲朋好友间关系建立与持久的必然基础。
  现在拜年,各种礼品应有尽有。只要你舍得花钱,什么档次的都能买得到。但在我小的时候,礼品可是简单的很。一般的亲朋之间,大不了你到我家背上两包果子,我到你家也同样是背两包果子。(果子的包装不外是用长方形的纸合子装上果子后,用包装纸四面一裹,上面加一张机器印制的带有吉祥图案的红贴子,然后用纸绳子按十字状缠绕系住。每包重不过斤把或八九两的样子。有一定条件的家庭背的是从合作社排队买的好果子。所谓的好果子,是用纯米面或麦面外加红白糖炸制的。品种有苏脆香甜的梅豆角,有状如大蚕茧似的大稀果,还有外蘸白糖的油炸苏果。有不少的家庭背的却是在街上买的价钱相对便宜些的私人炸的孬果子。所谓的孬果子,其用料显然不是象合作社里那样用的纯米面和麦面,而大都用的是红芋干面,另外用的糖也不是合作社里用的那种纯白糖和红糖,而是自家熬制的糖稀。合作社里炸的果子放上十天半月、甚至月把时间,吃起来仍然是苏软可口,而私人炸的果子,放上这样的时间,早已象石头蛋子般咬不动了。)而这两包果子,无论到谁家还都不能留完,酒足饭饱后要辞别时,主家照例是要给你留下一包带回的。我那时就想,似这样的两包果子背来背去的,赶走完了亲戚,果包早不成样子了。这有什么意思呢?年下来回走动的意思,不就是相互的串串,在一起聚聚欢乐欢乐吗?你来我往的就背着那点东西,还不如不背呢。我曾把我的这想法说与我的要好同学听,他们也觉得我说的不错。但终归并没有真正的实行。原因是:毕竟有礼物拿着,比空着手的好看些。
  带礼物最重的要数闺女给娘拜年了。我记得十来岁时每当我给姥姥去拜年,娘就让挎上头天晚上就装好东西的大马篮子(一种竹编的椭圆状的篮子,平时常用于淘晒粮食。),另外再用书包背上几包果子。这大马篮子下面装的是十来个蒸馍,四斤红糖,上面再摆上几大把馓子,然后用一块红布盖上。不用说,这大篮子里东西是专给姥姥吃的了。那几包果子是为到三个舅舅家准备的。娘给姥姥准备的礼物是我小时候的印象里拜年时带的最贵重的礼物了。
  走亲串朋以外,还有给自家爷们拜年。我小的时候,每年的年初一一吃过早饭,父亲便会催着俺弟兄仨去给宗家门里的各位长辈的去拜年。这差使实在没劲。无奈被父亲逼着,不去不行,只好硬着头皮先到放有祖宗牌位的二爹家的牌位前先磕了头,便开始从爷字辈的,依次到大爹、二爹、三爹、二叔、四叔、五叔的挨家走上一遍。不外乎说一声:XX,给你拜年吧。对方回了声:免啦免啦。之后每家都照例端出馓子、麻叶子什么的让着吃。对口味的,就捏他两个尝尝,不对口味的,说声不了,扭头便走。赶到各家跑了一遍,这才算完成任务。年年如此。实在觉着没多大意思。但有爹逼着,不得不如此。直到成家后,这礼节才免去。至此以后,这种形势主义的做法也就没人再做了。只有碰到面上时,附带应承两句完事。
  于今想来,拜年的礼节到什么时候都是免除不了的。因为,它毕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好风尚,维系着亲朋好友间的亲密关系。礼物倒在其次。有时,一句温暖的问候,会让人感念一生的。
  
  篇四:拜年
  拜年在我们老家是个意义比较严格的词义,并不是像有些地方那样大凡长者都得给他们拜年,而只是女儿女婿给岳父或者分家另过的舅子们拜年,等到有了孩子,则常常是孩子们代替父母去给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们拜年,其它的长者至多只是在过年时问声好而已,是不存在拜年一说的。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们那地方的人不懂礼仪,这恰恰强调了大家对于母亲和母亲娘家人的尊重;再说,如果大家见到长者就拜年,我觉得这不但表示不了诚意,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那儿的拜年是非得割几斤肉、拿几斤糖果糕点不可的,不是说几句话就能算是拜年的。
  拜年是我们小时候很喜欢的事情,因为一到拜年的时候就有好吃的。虽然过年的时候,就算不离开家,餐餐也离不开肉和鱼,可是,毕竟没有拜年时候的的菜丰盛。一般来说,家里三个菜,拜年的时候就有六个菜,在家六个菜,拜年的时候就得是八盘四五碟。除此之外,也没有拜年的时候过得欢实,拜年的时候,有舅舅和舅妈们,还有表哥表妹们抢着和我们说话,那份客气,那份温馨,怎么是在家里可以比的呢?每次拜年,还有雷打不动的收获————压岁钱。所以,我们那一带流传一个俗语,“拜年拜年,人气甜甜,吃香又喝辣,还有压岁钱”。
  其实对于我来说,拜年最大的收获还不在这些,而是另有乐趣,那就是,只有在拜年的时候我才能得到旅游的乐趣。有人问,你的那些舅舅们住得多远,还可以旅游?不错,我的舅舅们根本不远,只有区区二十里路。这二十里路也能旅游?能,不但能,而且那比起我后来到杭州甚至到上海、北京的旅游更有意思。
  小时候,我们农村小孩能够走动的范围常常只有一两华里,就算是读到了初中,除了我偶然到县城的姑姑家玩和到县城参加语文数学竞赛,我很少离家十里以上,这么看来,拜年的时候走动二十里,不是旅游又是什么?一路上,我们可以看来来往往拜年的人们,可以看见当时难得一见的摩托车,要是运气好,兴许还能看见哪个县里大干部开着小吉普去拜年呢?虽然吉普车到了九十年代几乎被淘汰光了,可是,在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初期,那是多少人看得眼热的交通工具。
  最让我开心的事还是和表哥表弟们一起去看戏。那时候,正月头几天,我们看得最多的就是北方来的杂技。表兄弟们为了让我开心,常常把埋在地下、一般要留到元宵节时候吃的甘蔗偷偷地挖出四五根来,我们人手一根,砍头去脑,削的锃光瓦亮,然后再洗吧洗吧,裁成一截截。为了表示友好,他们还常常从自己那一根甘蔗里割一节最甜的送给我,算是对客人的奖励。我们吃着南方才有的甘蔗,看着北方才有的杂技,好像一下子就将人生升华到了一个暂新的高度。等到舅舅们发现甘蔗被盗,大呼有贼的时候,我和表兄弟们常常笑得直揉肚子。舅舅们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竟然会含笑说一句:“偷得好,你们不吃谁吃啊!”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小孩都已经过了喜欢拜年的年岁了,可童年乃至少年拜年时的一幅幅画面,现在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温馨,那么有趣。
  是的,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拜年都将是中华民族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因为它代表着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亲情和血浓于水的爱心,只是这个话题越说越新,越说越有时代特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