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耕老物件里忆乡愁

乡村记忆,田园风光。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离我们渐行渐远,正在逐渐消失。为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教育后人珍惜今天美好幸福生活,南浔区善琏镇东栅车家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独出心裁,匠心独运,将散落在民间农耕用具收藏起来,整理归类,精心布展,办起农耕馆“留住乡愁”,使这些农耕老物件成了乡村的“活文化”,村民的精神家园。建馆五年多来,社会各类团体或个人纷至沓来,争相参观,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无处栖落的乡愁成了“心病”

2011年车家兜村被列入南浔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四个试点村之一,根据项目要求,整治之后村庄要搬迁,土地复耕之后原来的村庄将不复存在。新居落成,农民家里的旧农具、旧家具也就没有用场了,被当作垃圾丢弃。农耕用具凝聚着村民的汗水与体温,承载着老百姓的家史与文化,扔掉实在太可惜了。为此,这成了村书记郁根荣的一块心病,十分纠结。丢掉农耕用具等于丢掉了传统农耕文化,村民的乡愁将无处挂念;保护农耕用具等于保护了历史文物,既避免了历史断层,又可以把无处栖落的乡愁留住。于是,郁书记他有了保护和抢救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农耕用具的强烈愿望,经过一翻深思熟虑,一个朴素大胆的计划脱颖而出,创立车家兜村农耕馆。经过村两委充分酝酿并达成共识,尔后,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得到村民一致同意。2012年正式开始筹备,伊始对馆的定位、规划、特色等一筹莫展,为了建好农耕馆,郁书记不辞辛苦到南浔、吴兴、长兴、绍兴荷湖村等地考察学习,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老物件成了“金疙瘩”

村里为了建设这个农耕馆,想尽了办法,靠的就是大家的满腔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在征集农耕用具过程之中颇费周折,经历了“抢”“求”“荐”“送”四个过程,实属不易,征集之路颇为艰辛。郁书记他一口气讲了五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之一,竹匾,是农民用来推磨接粉的工具。村民说他家的旧物件丢弃在甲鱼塘柴堆里,准备把它当作柴火烧掉。郁书记知道后立即赶去把它捡回来。他乐哈哈对人说,这件老物件劫后余生,差点就见不到了。故事之二,碾石,是过去村里平整晒稻谷场地用的工具,非常笨重。一村民给郁书记提供了线索,说东西遗失在村头的桑树地里。到了现场竞发现碾石被掩埋泥里五分之四,早已看不清东西轮廓。他叫人挖掘后,当作古董似的运了回来成为馆藏。故事之三,耕犁,这是农耕时代的老器具之一。自从耕地用上拖拉机之后,传统耕犁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郁书记辗转反侧,几经打听和联系,在长兴朋友的帮助下,终于从安徽泗安农民家里花500元买到了完好无缺的耕犁。郁书记却像见到宝贝疙瘩似的非常开心。故事之四,一部相机就是一个故事。一村民在年轻时候买了一部120型照相机和一头骡子回来,打算用它做道具来赚钱娶媳妇的,结果是事与愿违,行情不好生意亏本。本来心情很不好,加上父亲责备,让他伤心不已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结。小小相机虽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是那个时代曾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幸福和伤痕。郁书记上门求了几次,对方才把心爱之物拿出来。故事之五,一本红布封皮的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健康证”,内页有“八一”军徽,“1953年”,“目测合格”等字样,保存完好,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捐证书是位89岁热心村民。老人平静地对郁书记说:“我是半身入土的人了,留下此物没用,捐给村里留个念想。”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实物不一一赘说了。农耕馆老物件承载岁月的沧桑,浓浓乡土情怀藏在其中,背后都有一个值得我们解读的故事。

   传统农具令人大开眼界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逐渐淡化,传统农业工具正在濒临消失,很多年青人几乎没有去过农村,不知道农民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待弄稼穑,甚至根本没有见过农耕用具。由于物候的因素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每个地方的农耕用具又不尽相同,南方和北方有很大的差异性。

经过几年的收集,农耕用具慢慢丰富起来,藏馆并初具规模,于2015年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走进馆里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穿越时空仿佛是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时代。笔者在村民委员会办公楼三楼看到,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展厅,陈列旧农具、旧家具等实物800余件,其中400余件由村民自愿捐献。分“农耕诗画、归田园居、农耕稼作、蚕桑时光、文史钩沉”五个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承载着风雨斑驳的小木船,寓意大家工作一帆风顺。“船”与“才”、“财”同音,寓意才思横溢,财运亨通。水车、棕衣、斗笠、杆称、耕犁、石磨、油灯、瓦盆、瓦罐、水缸、竹匾、竹蓝、草鞋、草垫、油灯、纺纱车等等,勾画出了一幅农耕文化全景图。藏品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些传统农耕用具,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许多实物是历经村民数代人使用,可以说是村民的“传家宝”。这里东西没有一件是重复的,都是精心挑选,标牌陈列,一目了然。随着农耕馆知名度不断的增加,五年里郁书记先后接待来自辽宁铁岭、湖北宜都、江西樟树、四川广安等地的党政领导、社会团体,群众、学生数百余批,近万人次,法国森林中学游学团慕名而来,香港游客在这里留下深刻印象。《南浔时报》、《湖州日报》、《经济日报》,分别以大篇幅进行过深度报道,现被南浔区、吴兴区教育部门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干部培训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同时,成为村的“文化地标”和村民的“精神家园”。

普普通通的农耕老物件带着生活的温度和镌刻着岁月痕迹,跳动着历史脉搏,附着情感与记忆,凝聚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农耕馆沉淀浓浓乡愁

农耕馆诠释农耕文化,讲述农耕记忆,是最好抒怀家乡情的地方。时光荏苒,却历久弥新。对于留住了乡音乡情乡愁,对于保护、研究、传播、利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农耕馆犹如一幅传统农耕的长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为我们了解水乡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实物参照,她是水乡农民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从某种意义讲农耕文化根植于水乡农民的基因里,浸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融进我们共同的记忆里,魂牵梦绕,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

“见物思人,看到纺纱车,仿佛看到母亲不分白天黑夜地纺纱织布。”60多岁的唐坤田老师深情地感叹说。展示台上陈列着褪去光泽的农耕老物件,有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这些老物件记录着农耕的变化,仿佛能将我们带回到曾经那个男耕女织的时代,与现在农村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看这水车和耕犁,实在太亲切了,让我仿佛又回到小时候。”同行的湖州晚报编辑黄水良感慨地说道。农耕馆重拾记忆留住乡愁,寄托着乡亲们对过往生活的忆旧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科技发展快,机械化逐渐替代人力,农耕用具也逐渐被淘汰。郁书记说:“建设农耕馆的目的在于还原以前乡村的农耕生活记忆,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农耕文明,教育子孙后代,推动社会进步。”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 秀才”书记其人其事

在和平村“书读头文宿”的读书会上,我偶然认识了郁书记。他彬彬有礼,端庄厚重,风趣幽默,内涵丰富,爱好读书,喜欢写作,颇有才华,是村里的有名的秀才。他现年57岁,经历丰富,做过许多行当,高中毕业后,曾经做过小学代课老师,务过农,后进乡镇企业,从事水泥厂化验、标准计量、团支部书记等岗位;1993年10月临危受命担任村主任,两年后任村支书,从此开始他村官的生涯。浸淫村干部多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党的教育,他笃定信念,勤勉务实,以火一样的热情,山一样的责任,几十年如一日,将原先贫穷落后、全镇“倒数第一”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现在南浔区的先进村。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结合本村是湖笔专业村的实际,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房拆迁创建“农耕文化馆”的实情,将湖笔文化、农耕文化紧密联合起来,从而形成本村的文化特色。

特别是2015年,村部搬迁至展望家园,为了树立新形象,展望新未来,他带领两委一般人,“勤政爱民,传承创新”,联系多年的工作实际,总结提炼了“八化”工作法,为了提高村民素质,创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四美”家庭竞赛,积极开展农民体育活动,目前,一年一届的农民运动会,二年一评的”四美“家庭竞赛,已经成为常态化工作。

郁书记的为民情怀与突出贡献,群众都看在眼里,党和政府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他先后被为评南浔区优秀村干部、湖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南浔区“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带头人”,湖州市“乡村振兴优秀带头人”,湖州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闲暇时间,郁书记爱好集邮、写作,数百余篇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以及集邮文章,散见于全国各大邮刊、日报副刊上。著有作品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签名封》,文集《荫城邮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