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河古镇
  艳阳高照,午后的三河古镇静谧,古朴庄重。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了南街89米长的古街游览,古街市仍然是青石板的路面,高低不平的青石板光滑明亮,记载着三河所走过一段沧桑岁月。街市的房舍是格子门,骑山墙,雕梁画栋,飞檐走角,呈现出古色古香,保持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街道宽至三米,两侧店房商铺鳞次栉比,下午的游客并不多,商铺生意也较冷清,有几位妇女围坐在一起制作当地特产羽毛扇。古街静静的,犹如一位安详沉默的老者伫立在那,街上偶尔才听到狗叫声,我漫步在悠长的古街上细细品读水乡古镇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的魅力。
  被誉为“安徽周庄”的肥西县三河镇位于巢湖岸畔,古时候叫做“鹊渚”“鹊岸”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镇因穿镇或绕镇而过的杭埠河、丰乐河、南河而得名。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三河素有“鱼米之乡”著称,自古以来,三河以便捷的水上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是商家云集之地。历史上三河的商业十分繁荣,享有“装不尽的双河,买不尽的三河”、“小南京”、“小上海”的美誉,又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
  水是古镇的命脉,水又得使小镇富有了江南水乡的灵秀和神气,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格。古镇的桥也是别具一格数目众多,有望月桥、双龙桥、国公桥、鹊渚廊桥等,一座修建于民国15年的“三县桥”,显现出这里“一桥跨三县,鸡鸣三县闻”的特殊地理位置。
  由望湖阁向南有一条“一人小巷”,中间只能容一个人穿过,它虽然没有黄山“一线天”那样惊险,却让游客感受另一番滋味。小巷只有半米宽,巷子两边的垣墙却有四五米高,据说是古时候防火用专用通道。沿“一人巷”走到尽头往左拐推开一扇黑色大门,这便是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旧居了。杨振宁三岁的时候随父母由庐州迁移到此,在三河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时代,正门口的橱窗里存放着杨振宁的两张珍贵照片,分别是他四岁时在镇上的三县桥和十五岁时为躲避战乱客居到此时拍摄的。后屋两间厢房里还摆放着杨先生用过书桌等家什,真实地记录了杨振宁先生童年在三河生活那段时光。
  经过双龙桥,就到了1858年太平天国时建的砖石城墙了,当时,太平军攻入三河时无城墙,守将蓝成春就指挥士兵和老百姓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沿穿镇而过的杭埠河北岸建起地北宽约300米,东西长约500米的砖石城墙。从残存的部分来看,当时没有统一型号的砖石,只能用房屋砖头和青石头垒建而成。
  拾级而上,城墙上彩旗招展,古炮台中间摆放着一台锈迹斑斑的铁炮,游客们争相抱着大炮照相留念,目睹那台铁炮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太平军和三河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大败湘军悍将李续宾,一举扭转了在太平军后期的危难局面,创下了著名的“三河大捷”的英雄壮举……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际边晚霞似火,三河古镇沐浴在金色夕阳里,使得这座“千年水镇”增添了厚重之感。
  来三河旅游最让人津津乐道是当地特色菜肴,漫步古镇街头,华灯初上,市面上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路边别具风味的有炸米饺,炸臭豆腐干,做菱角粥,米粉肉和三河特味鸭子等小吃,让远方的游客纷至沓来驻足品尝。三河土菜可是远近闻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南来北往的商人们把各地厨房手艺带到这里与当地菜肴取长补短融合成水乡风味,据史料记载,1938年夏天,日军侵占三河仅86天就被抗日军民赶跑了,三河变成了一个安全岛,合肥、芜湖、南京等沦陷区的七万居民潮水般地涌入到这里,给三河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光是饭店就开了一百多家。夜晚,小南河两岸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沿岸而建的家家土菜馆生意十分地红火,游客们一边喝着三河糯米酒、品尝着地道的土菜,一边欣赏三河古镇迷人的夜景,流连忘返之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