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的早晨,是一个鸟鸣深树,幽谷传音的清晨。嘉陵江的晨光,有着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雾蒙蒙的静谧。在自然的景物还沉浸在青灰色的温情中,当人们的梦境还在额头萦绕时,嘉陵江的早晨就醒了。晨雾是从黎明时分开始散漫开来的,一缕缕轻淡如烟的雾在江面上飘缈升腾着,直到山城全部融进迷迷蒙蒙的江烟里。走进去就如腾云驾雾般的不辩东西,十米以外就看不清事物的轮廓,伸手就可以抓一把雾,你动一动身姿,迷雾就围绕着你转圈,你就会担心着自己是否可以走出这个雾魔的世界。
平缓的嘉陵江面上没有风,最适合于形成雾,从黎明中升起的晨雾灰蒙蒙的,是在这个城市特有的景观。山只剩下一个影子,河谷被晨雾堆平,你分不清哪里是江岸,哪里是江面。晴天的晨雾散得较早,懒惰的人们还在床上做梦那晨雾已到了江心。如果是细雨纷纷扬的天气,迷蒙就会常态化地存在,你就看那飘在水中的小舟,雾蒙蒙里就如在画中游;人们就开始疑惑着那些山水画作者们是不是经常跑来嘉陵江的迷雾中写生,要不这画里画外怎么都像是一个景。
我常常会透过窗口眺望嘉陵江两岸的山树与房子,晨雾中它们不断地变幻着,一会是青灰的云峰,一会像迷茫的大海,你说它像什么就像什么。一眨眼的功夫那流动性的雾又堆过来充满整个空间,这时候你就觉得在这变幻着的晨雾中没有什么是透明的,连自己的心都变得迷迷茫茫起来,混混沌沌的心里,是懵懵懂懂的世界。只有在晨光渐曦里响起的一两声汽笛的鸣叫,才能让人彻底地清醒。嘉陵江的清晨,被浓雾笼罩着,而我的心绪也被笼罩着,这时候,我们就希望透过迷雾看见蓝色的天空。
其实,我们见过南海清晨明净的蓝天,见过长江中下游黎明前天空的寂静,也见过川江上游晨光里神秘的高山远天;而待到迷雾尽散时,嘉陵江早晨的天空就是变幻着的宝石蓝。那是一种代表冷静,代表智慧的深蓝色。从美术学的角度来说宝石蓝叫纯蓝,与之相近的色泽就只有湛蓝、蔚蓝、湖兰这几种最为常见天空色韵。在西方,蓝色象征着轻松的心情,代表放松的时间。在东方,蓝色代表深邃的眼神,象征着秀丽清新,代表着宁静里的忧郁、豁达里的沉稳。所以,嘉陵江晨光是活跃着的晨光,那就像是一种深情地眼神,充满微笑与欢乐,充满努力与期待,你走近她,就会被那种色韵所感染。那种蓝色的天与绿色的地融汇在一起,就是微笑着的欢乐,那正是嘉陵江畔人心中的期待。
嘉陵江的朝阳,是懂得人间喜怒哀乐的眼神;从远古的时候起她就把自己藏在大山后,船工的号子不响她就不露面,待到人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她就爬上山巅,登上江楼,因为她懂得嘉陵江畔生活的意蕴。冬阳不能太早,因为这里人们讲究的是朝九晚五,你来早了人家还在睡觉。春阳不能太急,早上九点以前嘉陵江有晨雾飘荡,晚上五点以后有暮霭迷漫;你就只能不早不晚的出现,否则你就错过了人们忙碌生计的时间。
走在嘉陵江的清晨,风中散发着浓浓的麻辣味。嘉陵江人好客,既大方,又舍得,邀您吃一次早餐也要半瓶花椒油,半碗辣椒面。嘉陵江的流水是亲切的笑,嘉陵江的晨风是欢乐的曲。如果下一些微微细雨,那是在给生活忙碌的人们调节气氛。嘉陵江人博学多才,人人都可以做先生,如若你不信,你就去山城逛一逛,听一听;在山边,在城中,在嘉陵江畔,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人们亲切地叫你一声老师你好!你可千万不要太过谦,人家叫你一声老师,你也可以叫他们一声先生;先生叫我老师,老师叫你一声先生是互相尊重。以至于嘉陵江畔就人才辈出,全都是老师与先生。
嘉陵江的清晨,是一个云遮雾罩的美妙时光。嘉陵江水,是变幻在晨光中的美丽河流。活跃的天空是嘉陵江特有的景象,云雾蒸腾的下面是山,散落在山中的是城市,城市的中间一条江,远远地看,那是一条玉带,近近地瞅,原来那就是人们千描百绘的美江水。
我们曾经走过通天河和金沙江的早晨,见过川江下游峡江段的黎明,也曾顺江坐船去欣赏过长江出海口清晨,但就没有见到过像嘉陵江进入长江口这一段江岸早晨的风韵。汽笛响一响,清波入长江,晨风悠悠荡,江雾迷茫茫。
初来嘉陵江的人们,很容易被嘉陵江的风光所迷醉,看一看,就不想走了。歇一歇,就醉在了江浪上。活跃着的嘉陵江是一座思想着的水道,有思想就会有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嘉陵江有着巨大的改变,也改变着我们对她的认识。昔日只见雾满江的黎明被嘉陵江两岸的灯火闪烁所替代,灯火让嘉陵江的黎明变得流光溢彩。站在临江的窗口向嘉陵江的晨雾里望去,两条沿江闪烁的碘钨灯像两条起伏排列的珍珠撕开了曾经的迷蒙。夹江而行的车流昼夜不停的穿行在江雾中,像流动着的萤火虫;不,它比萤火虫还要勤奋,无数个风雨潇潇夜,无数个春夏秋冬黎明,它们都不间断地穿梭在嘉陵江畔,那是嘉陵江晨雾里流动着的韵。
嘉陵江的早晨,不断地撩拨着我们的好奇心,即使疲惫了也会临窗望一望,就是睡着了也会有梦往的亢奋。晴朗的早晨,阳光轻轻地撩开嘉陵江晨雾的面纱,那种流动的美就让人陶醉。舒展双臂待日出,去拥抱嘉陵江每一个动人的清晨。
12下一页
来源: https://sanwen.aiisen.com/sanwen-524005/更多资源请访问: https://sanwen.aiisen.com/sa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