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湾村的景色
风光秀丽的小昆山下,有个荡湾村。荡湾应是汪洋泽国,但荡湾村不是。一条清澈的走马塘河绕村而过,村中河道纵横,万亩水稻示范田里,平展展的田野上,成熟的水稻泛着金光,沉甸甸的像是一张硕大无比的金黄地毯,暖风拂过,沉甸甸的稻穗微微起伏,又像是金色的波浪,召唤人们快快收割。荡湾里,我看见十里香樟道,百亩水杉林,家家修竹丛。平直的乡间小道,时有小车驶入多层楼的院中。
荡湾村风光旖旎,游人视之桃花源般美好。茸昆水产合作社将荡湾水面切割规整成一块块水塘鱼塘,养鱼、养虾、养蟹,正是黄浦江大闸蟹上市之际,来往拉蟹的车辆川流不息。荡湾里还有休闲垂钓园,两侧还有对联垂钓如此多娇,休闲这边独好,独好是什么?桃花源记里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你看,这边半亩方塘一鉴开,那边几亩鱼塘云影来,垂钓者,一人,一椅,一杆,一饵罐,一个大甩杆,一处鱼咬饵,起杆,青、草、鲢、鲫、鲤,扑腾入鱼篓,那个美啊!
荡湾景色,令人着迷,引人遐思。荡湾地一般种不出好庄稼,于是,退水还耕,还我鱼塘。荡湾村办过一家家工厂,也污染过一片片清水,一度是,门前水汪汪,想喝心慌慌。治污,走生态之路,为自己生存,也为下一代人明路。在荡湾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年两熟的万亩水稻示范田,一方方明镜似的鱼塘,全都铺展在荡湾的沃野上。
这桃花源般荡湾美景,是荡湾人用汗水和教训换来的。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正是一年最美的季节,天蓝云白,秋高气爽,太阳明艳艳地照耀着眼前有山、有水、有河流的乡土原野,心中不仅发出由衷的赞美,头发花白的阿婆却不苟同,“好地方,却也是个苦地方。”此话怎讲?好奇探询,阿婆话语直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荡湾人不但穷苦,还有疾病的危险,生命的担忧,有一民谣“荡湾水,白茫茫,芦苇丛生钉螺伤,血吸虫病逞凶狂,年纪轻轻见阎王。”死人的事时有发生,阴郁的日子苦又长。闻者唏嘘,如今赶上了好日子,“纸船明烛照天烧”送走了“瘟神”,荡湾村水清、地绿、花香,人健康。
村北头,翠竹环抱的“二夏”墓静静守望这片故土。勤耕善读的荡湾人,在村中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棋牌室、供老年乡亲休闲的茶室,散步的花园长廊,各种健身器械,秀丽的风光,整洁的道路村舍。读书吃茶,丝竹声声,演戏唱歌,健身散步,生活安居祥和,透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村文化室的白墙上,抗清小英雄夏完淳的别云间醒目地书在墙上,几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正齐声咏诵“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村人告诉我,全村不少人都能吟咏这首古诗,难怪“二夏”墓成了松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成了荡湾人心中的圣地,荡湾村的骄傲。
背倚绿荫的小昆山,河汊纵横的绿野上,还遗古石桥一座。一位姓谢的老人告诉我,清康熙年间,荡湾谢家村有石匠谢永兴,人称“赛鲁班”,他为荡湾人修筑了一座永兴桥。石桥神奇,行走桥上,石板响动,可驱盗贼,乡亲们称响板桥,这也是松江唯一一座响板桥。
一路走来,听“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看取自“采菊东篱下”的东篱农庄,那一排排现代化的大棚里,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乡村游,令人神往。为荡湾村的文化之旅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陡地意识到,“美丽乡村”建设如果能同本乡本土村民们的自觉需求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那么,自会出现一股新的气象。
这个在小昆山下叫荡湾的村庄,铺展在我们脚下,荡湾里的水塘,稻田,伴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无尽绵延伸展,组合成此时此地满世界的骄傲。
12下一页
来源: https://sanwen.aiisen.com/sanwen-524155/更多资源请访问: https://sanwen.aiisen.com/sa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