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日。一元复始,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将逐渐淡去浓郁的年味,开始新的生活。然而此刻仍是乍暖还寒时,带着对春节的依恋,更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人们往往在这一天载歌载舞,舞狮耍船,扎灯点火,直至夜晚放起绚烂的烟花,把个元宵节闹得热气腾腾,红红火火。
元宵节少不了的是元宵,就像北方人称呼元宵叫“元宵”而南方人则叫“汤团”、“汤圆”一样,南北方“闹元宵”也还是略有不同的。南方偏重舞狮和放烟火,北方则以扎花灯划旱船猜灯谜为重。我生活的家乡信阳则是南北融合之地,非常有幸的是两种风格我都得以见识体味,离别二十载至今仍难以忘怀。
闹元宵往往是从下午开始的,那时不太宽阔的路、大道上经常有舞狮、划旱船的队伍走街串巷,或许是为冬季苍白的街市添彩,舞狮和旱船队伍的后面往往都跟着一个秧歌方阵,花花绿绿、姹紫嫣红的姑娘大婶满脸喜悦地扭动着腰身,爱好热闹的孩子和大人们相跟着在大街上形成一条欢腾的巨龙。但这些仅仅都是“闹元宵”的序曲,难以成规模。下午舞狮耍船的时候,还有一项准备工作不能忘,那就是摆花灯、挂灯谜等等。信阳铁路地区的花灯和灯谜往往提前一天或者十五晚上稍微靠前时间进行,它规模相对较小,因此从不和信阳市的大型灯展相争夺辉。各街道、单位都要在十五的下午把自己的灯笼作品搬到指定位置安装就位。和我们住一栋房子的陈老师每年也要代表单位制作一个花灯参展,在众多花灯中找出他的作品是我们的乐趣之一。
十五的夜晚尚未来临,按捺不住的烟花和鞭炮就腾空而起。我们更是急急地呼朋唤伴向街上跑去。往往先去看看铁路地区的花灯展,它集中在铁路俱乐部门前,精致而集中,更因为是我们周边单位自己做的,因此更加亲切一些。匆匆看完铁路地区花灯展后,人群都集中朝信阳市东方红大道走去,因为那里的大型灯展才是这个夜晚的重头戏。那时的东方红大道其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街道,但是在当时却是最宽的大街了,两旁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灯,过去的花灯先是蜡烛的,后来渐渐有电动的,黑暗的街道因为花灯而明亮起来。渐来渐密的人群很快就汇聚成一条滚动的巨龙,牵着手、搭着肩随人流行进着。生肖灯、走马灯、声控灯争夺眼目,小的极显其精致,大的炫耀着宏伟,五光十彩的花灯尽显人们的聪明才智,让你不得不钦佩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随着人流行走,你的脚步不能完全取决于自己了,很快就会看完由东向西方向的花灯。然后,我们会再次钻进由西向东的人流看另一个方向的花灯。观灯的同时不时有人在放着烟花和鞭炮,煞是热闹。回来的路上,当走到百货大楼的十字路口时,两群人用鞭炮和烟花打开了仗,呼啸的“钻天猴”像交织的枪雨,街头中央就像一个炸药桶“噼噼啪啪”炸开了锅,交通一时陷入瘫痪。这样的场面热闹是热闹了,也带来安全隐患。还是警察的到来终止了鞭炮战争,呼啸而至的警笛也成为元宵夜的另类插曲。几年后,听说也是因为安全原因,灯展渐渐集中管理了,但是我们怀念的民间闹花灯情景却也一去不复返了。( sanwen.aiisen.com)
看完花灯,活动还没有结束,我们急急向信阳铁路俱乐部奔去,那里的猜灯谜活动也渐入佳境。空阔的俱乐部里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彩色灯谜被一根根绳索串起悬挂于半空,每人都开动智力,感觉猜中的就可以撕下谜语到主持人那里兑奖。。当我们赶到现场时猜谜活动已进入尾声了,但是往往这时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主持人把剩余的谜语拿到前台,一一询问有谁能猜,手中还不断挥舞铅笔,嘴里不断在喊:“猜中奖五根铅笔啊,有人猜出来吗?再加一根……”猜出来的人举手上台,在大家的掌声中得意洋洋领走铅笔。
看完花灯猜灯谜,十五元宵闹不尽。猜谜活动结束回到大院后,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天地了。十五的晚上再也没有年三十守岁的辛苦了,那时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守岁不能睡觉,把我们十几个孩子冻得蜷缩着坐在楼梯上也不敢睡。而十五的晚上则是痛痛快快地玩,包括家长平时不让玩的“火”也可以尽情玩耍了。每一栋房子的孩子都会点起买来的纸叠灯笼,也有自己制作的纸灯笼,把蜡烛放在灯笼里点燃,撑起一个小棍吊着,十几个孩子排成队嘴里喊着:“灯笼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偶然有风吹来或者彼此碰撞把蜡烛碰到,纸灯笼就会立刻燃烧起来,没人会哭泣反而都快乐地围着灯笼笑成一团。当灯笼里的蜡烛烧完后,我们这些孩子都舍不得回家。有的就用小铁皮盒子装上点碳点燃,每人都把栓盒子的绳子抡圆使碳尽快燃烧,然后大家取暖和比谁的火大。调皮的孩子则还会找些丝瓜杆剪断分给大家,放到炭火上点燃装模作样的“抽洋烟”,事隔二十余年,现在他们每天抽的上等烟也不知道有那时的味道好吗?
童年的元宵节闹得格外热闹和幸福,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闹元宵的活动今天已经化为记忆。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孩子们可以欣赏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烟火,可以看见声光电结合的先进而安全的灯展,他们会找寻到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珍藏记忆是因为我们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难忘元宵节是因为我们同样期待走向新的春天。
元宵节少不了的是元宵,就像北方人称呼元宵叫“元宵”而南方人则叫“汤团”、“汤圆”一样,南北方“闹元宵”也还是略有不同的。南方偏重舞狮和放烟火,北方则以扎花灯划旱船猜灯谜为重。我生活的家乡信阳则是南北融合之地,非常有幸的是两种风格我都得以见识体味,离别二十载至今仍难以忘怀。
闹元宵往往是从下午开始的,那时不太宽阔的路、大道上经常有舞狮、划旱船的队伍走街串巷,或许是为冬季苍白的街市添彩,舞狮和旱船队伍的后面往往都跟着一个秧歌方阵,花花绿绿、姹紫嫣红的姑娘大婶满脸喜悦地扭动着腰身,爱好热闹的孩子和大人们相跟着在大街上形成一条欢腾的巨龙。但这些仅仅都是“闹元宵”的序曲,难以成规模。下午舞狮耍船的时候,还有一项准备工作不能忘,那就是摆花灯、挂灯谜等等。信阳铁路地区的花灯和灯谜往往提前一天或者十五晚上稍微靠前时间进行,它规模相对较小,因此从不和信阳市的大型灯展相争夺辉。各街道、单位都要在十五的下午把自己的灯笼作品搬到指定位置安装就位。和我们住一栋房子的陈老师每年也要代表单位制作一个花灯参展,在众多花灯中找出他的作品是我们的乐趣之一。
十五的夜晚尚未来临,按捺不住的烟花和鞭炮就腾空而起。我们更是急急地呼朋唤伴向街上跑去。往往先去看看铁路地区的花灯展,它集中在铁路俱乐部门前,精致而集中,更因为是我们周边单位自己做的,因此更加亲切一些。匆匆看完铁路地区花灯展后,人群都集中朝信阳市东方红大道走去,因为那里的大型灯展才是这个夜晚的重头戏。那时的东方红大道其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街道,但是在当时却是最宽的大街了,两旁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灯,过去的花灯先是蜡烛的,后来渐渐有电动的,黑暗的街道因为花灯而明亮起来。渐来渐密的人群很快就汇聚成一条滚动的巨龙,牵着手、搭着肩随人流行进着。生肖灯、走马灯、声控灯争夺眼目,小的极显其精致,大的炫耀着宏伟,五光十彩的花灯尽显人们的聪明才智,让你不得不钦佩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随着人流行走,你的脚步不能完全取决于自己了,很快就会看完由东向西方向的花灯。然后,我们会再次钻进由西向东的人流看另一个方向的花灯。观灯的同时不时有人在放着烟花和鞭炮,煞是热闹。回来的路上,当走到百货大楼的十字路口时,两群人用鞭炮和烟花打开了仗,呼啸的“钻天猴”像交织的枪雨,街头中央就像一个炸药桶“噼噼啪啪”炸开了锅,交通一时陷入瘫痪。这样的场面热闹是热闹了,也带来安全隐患。还是警察的到来终止了鞭炮战争,呼啸而至的警笛也成为元宵夜的另类插曲。几年后,听说也是因为安全原因,灯展渐渐集中管理了,但是我们怀念的民间闹花灯情景却也一去不复返了。( sanwen.aiisen.com)
看完花灯,活动还没有结束,我们急急向信阳铁路俱乐部奔去,那里的猜灯谜活动也渐入佳境。空阔的俱乐部里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彩色灯谜被一根根绳索串起悬挂于半空,每人都开动智力,感觉猜中的就可以撕下谜语到主持人那里兑奖。。当我们赶到现场时猜谜活动已进入尾声了,但是往往这时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主持人把剩余的谜语拿到前台,一一询问有谁能猜,手中还不断挥舞铅笔,嘴里不断在喊:“猜中奖五根铅笔啊,有人猜出来吗?再加一根……”猜出来的人举手上台,在大家的掌声中得意洋洋领走铅笔。
看完花灯猜灯谜,十五元宵闹不尽。猜谜活动结束回到大院后,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天地了。十五的晚上再也没有年三十守岁的辛苦了,那时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守岁不能睡觉,把我们十几个孩子冻得蜷缩着坐在楼梯上也不敢睡。而十五的晚上则是痛痛快快地玩,包括家长平时不让玩的“火”也可以尽情玩耍了。每一栋房子的孩子都会点起买来的纸叠灯笼,也有自己制作的纸灯笼,把蜡烛放在灯笼里点燃,撑起一个小棍吊着,十几个孩子排成队嘴里喊着:“灯笼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偶然有风吹来或者彼此碰撞把蜡烛碰到,纸灯笼就会立刻燃烧起来,没人会哭泣反而都快乐地围着灯笼笑成一团。当灯笼里的蜡烛烧完后,我们这些孩子都舍不得回家。有的就用小铁皮盒子装上点碳点燃,每人都把栓盒子的绳子抡圆使碳尽快燃烧,然后大家取暖和比谁的火大。调皮的孩子则还会找些丝瓜杆剪断分给大家,放到炭火上点燃装模作样的“抽洋烟”,事隔二十余年,现在他们每天抽的上等烟也不知道有那时的味道好吗?
童年的元宵节闹得格外热闹和幸福,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闹元宵的活动今天已经化为记忆。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孩子们可以欣赏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烟火,可以看见声光电结合的先进而安全的灯展,他们会找寻到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珍藏记忆是因为我们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难忘元宵节是因为我们同样期待走向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