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泣血挽歌——莫斯塔尔那座古桥

  我的旅行故事,关注自然、了解历史人文风情是我镜头与笔墨的至爱。拍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老建筑,是每次出行列入的计划。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虽然我拍摄建筑水平有限,但我享受在光影中解读建筑超越时空的愉悦感;不同风格的每栋建筑,其别有的几何图案与线条韵律之美,浸润着不同国度所固有的文化与信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更令我倾心赞叹,浮想联翩……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简称波黑联邦;是巴尔干半岛西部的一个多山国家。莫斯塔尔是波黑南部的老城,莫斯塔尔古桥,是老城一座有历史渊源的桥,横跨内雷特瓦河,它亦是莫斯塔尔古城的象征。
  原桥由苏莱曼一世1557年下令建造,耗时9年竣工。
  1992年波黑联邦的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因前途、领土划分等而引起波黑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法国电影《无主之地》再现了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悲剧。影片中一幕幕血腥、残忍的种族间的枪杀,令人发指,目不忍睹,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近三年的战争,莫斯塔尔老城大多建筑被毁,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莫斯塔尔的古桥也遭破坏。
  1995年城市重建,2001年修复古桥,历时3年完工。2005年古桥与周边地区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午后时光,我们到达莫斯塔尔古城,,满街铺砌着经年轮冲洗得光而滑的鹅卵石。曲径通幽的石路,浸染着经历数载岁月与战争的残酷印迹,磨砺得没有任何棱角。我背着沉重的摄影包,一路欣赏着古老伊斯兰小镇的风情:沿街栋栋房屋建筑都是用石头砌成,散发着沉重的古朴气息,有奥斯曼、地中海等中世纪建筑的多元格调。
  有建筑的墙壁上遗留着20多年前那场战争的血腥弹孔,触目惊心,似无声痛楚地呼唤着人类需要和平!
  街上的行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眼神透着战争遗留的疼痛与淡漠,我们谨慎地与当地人保持疏离。战争残留在他们心灵的伤痕和种族仇恨,不仅扭曲了一些人的灵魂,还因经济萧条与凋敝贫困,徒增落魄与迷茫,倦怠与防御……初秋暖阳的空气中,小镇亦混杂着不安的味道;寂寥少人的街道,我依然随风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气息。
  建筑的屋檐、门窗颇具波斯尼亚格调与韵律;珠红、土黄、灰白等色韵的石屋,窗前皆悬挂着簇簇玫红色的牵牛花,一栋栋,一排排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与古老的建筑浑然天成幅幅颓美而深沉之画卷。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这个古老民族对生活的热爱,追求自由与美好的精神向往。
  老城的街角有诸多典雅古朴的咖啡馆,接纳着一群一拨的休闲游客;沿路商铺,摆满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那些带有吉祥物语花纹的披肩,胸针、手镯亦别有格调,溢满浓浓的伊斯兰艺术气息。这些漂亮的铜艺饰品,虽诱惑我的心,迷醉我的眼,我很想慢慢欣赏,丰满我心灵一隅那抹斑斓纷呈的首饰梦、器物情;因急着在落日前去拍摄莫斯塔尔古桥,只好恋恋不舍与这些时尚小店匆匆一别。
  为拍好这座古桥,带队顾晓军老师在国内早已对其所处地理、历史概况做系统了解,也许他脑海早已形成沧桑古桥的诗意光影。
  午后柔和的光晕,落在伊斯兰小镇宁静的塔楼上,这是一座称为阿里帕夏的清真寺。
  清真寺前方就是莫斯塔尔古桥。我们走进这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清真寺,一股沧桑、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陈设简单,地面铺着赭红花纹的老旧地毯,灰白的墙皮已经脱落;经岁月打磨的石灰墙、门窗、天花板、灯具弥漫着安宁沉重的伊斯兰艺术之颓美。我们有序攀爬着螺旋陡峭的狭窄楼梯,背着相机,小心翼翼登上宣礼塔。我们要在塔楼上拍摄古桥全景。
  窄窄的塔楼平台,已超负荷挤满了观光人,没有丝毫空隙,用相机拍摄困难,这时光线已略显暗淡,无暇思考,我用手机匆忙拍几张打卡照片。夕阳晕染的古桥,氤氲着轻薄的金色,那移动的光影,如时钟变幻着,辉映着奥斯曼建筑艺术的一廊一石,一弧一线,方寸细节更彰显其无穷魅力。
  是夜,我们在小镇品味了伊斯兰风味晚餐,各回房间休息。唯顾晓军老师不辞辛苦,又逛遍小镇,寻找新的拍摄地。也许,对摄影艺术追求完美的精神,他对当天拍摄的古桥及取景地不甚满意,力争要寻到最佳的拍摄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晚11时他发群通知:明日晨在新地点拍摄。
  翌日凌晨4时,我们在沉睡的小镇中醒来,带着一脸倦意出发。秋日晨曦的古城,漆黑宁静,无风声鸟语,皎洁的月光犹抱琵笆半遮面,太阳慵懒地掩映在天幕里。这种肃穆的静与黑,更增添了这座古城凝重的神秘感。
  远处仅有几座清真寺宣礼塔的灯光,透着些许暖意,亦在朦胧的黑夜,为我们照亮了起伏不平、光溜溜的石径小路,化解了我们身居域外那种若有若无的恐惧与不安。古城不大,我们大约行走20分钟,到达古桥拍摄地。
  待支好三脚架时,太阳已冉冉升起:一幅笼罩在青蓝色天空下,流经老城中心的内雷特瓦河、颇具16世纪波斯尼亚古朴风情的老桥与倒影、桥两岸各异风格的建筑,完美入镜,倾心成画,甚慰。
  建筑乃文化之母,我们拍摄建筑,也是在探求它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品读古城前世今生的精神气质。
  我的波黑之旅,亦从解读莫斯塔尔古城、莫斯塔尔古桥的历史开始。
  莫斯塔尔古桥,是波黑重要的建筑标志。古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克罗地亚族连在一起,成为连接他们精神与物质的纽带;亦浓缩了400余年他们世代相互来往,和睦相处的悠久历史。
  残酷的战争,炸毁了这座古桥。从此内雷特瓦河将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分离,承载着他们物质与文化渊源的桥梁化为废墟;波黑战后,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援助下,古桥风貌再现,古桥文化彰显。
  古桥的重建,体现着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不同宗教文化的包容与并存;也力争修复着穆斯林、塞族、克罗地亚族曾经战痕的伤痛。民族和解,平等独立,信仰多元,没有战争,追求”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
  每一次域外之旅,那些悲喜交集的故事,那些撼动人心的世间风景,总会令我深情回望......我们栖居的星球如此丰富,地缘、历史、人文、气象的差异,芸芸众生都在自己的国度,喜怒哀乐地生活着。
  波黑战争古桥的废墟似成遥远的记忆,但遗留在人们心灵的哀伤犹在,民族命运的忧虑犹在……我驻足河畔,聆听着它的泣血挽歌与哀叹。

  个人简介:井小力;散文网名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金融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散文学会理事;供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烟台市分行。曾在《中国副刊》《散文网》《金融时报》《金融文坛》《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中国金融观察》《大众日报》《烟台日报》等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宣传报道、散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