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漫西口路:包头(8)
        在东街,山西河曲人陈姓开设了包头首家皮毛行“公义店”,为顾客存储皮毛,代为买卖收佣金。后来公义店分为“明远堂”“天源店”“恒义德”。光绪年间,山西忻县人邢、张、丁某合资开设“广恒西”,由曾在明远堂跑腿的牛帮良当经理,马上成为包头皮毛业首户,生意超过归绥最大的旅蒙商大盛魁。带动包头为我国西北皮毛集散重地,仅老包头东河区就有中等以上皮毛行15家之多。
         早期东街开业的旅蒙行“复义兴”,自山西代县人梁大汉“走西口”来包头进入后,日益兴旺。他勤学苦干,务实进取,从学徒到司账、然后总管、直到任经理,营业有方,服务周到,诚实守信,让复义兴买卖兴隆通四方,财源茂盛达西北。同治年间员工达120多人。于东门大街设有院铺、仓库、牲畜圈十几处。他还出任包头大行总领,包头修建城垣时担任总管。世居老包头西滩(人民公园附近)的山西保德人王蕊,到包头后,在伊盟达拉特旗黄和硕召做佣工受苦。王蕊为人老实厚道,得到了黄和硕召的信任,于是将上千亩膳召地租给王蕊。后来王蕊之子王天生又承租梅力更召的特拉亥苇地,并在昭君坟不远的地方安下伙房,盖起碾房,人们称之为西碾房。   
         王家一面种地,一面收购甘草,运往河口镇。先后成立中和西、西万成、万兴西、再成西、全成西等收甘草的分号。    当时达拉特旗甘草主要由西碾房收购,生意兴旺,利润之大。老百姓称之为“西滩王家”。京绥铁路开通后,包头成为甘草集散地。王家后人继续经营。
         山西河曲田氏兄弟俩“走西口”由乌拉山移居包头村附近二道沙河租地耕种,后又办起了油坊。便有了田油坊之称。田油坊先后在黄草洼、前营子、四道沙河、毛凤章营购买土地1700余亩,每年雇长短工达120余人。在包头曾开设复顺恒、复顺永、复顺长、复顺久、复顺兴、复顺成、复顺源等油坊。田家首创包头第一条步行街川行店。街长400余米,北通草市街,南达前街。建有大小套院6处,东西两旁为商铺22户。田油坊还在义盛泉巷、官井梁等处置房427间。1937年,田油坊自办小学称田氏小学。
       山西太谷的杨有能“走西口”来到包头。租下包头巴氏家族厂汉脑包村南地。杨家先后开设“十大双”,即绒毛店双发公,驼庄双盛亿,旅蒙行双盛和、双盛恒、双盛祥、双盛裕、双盛成,珠宝店双顺祥,靴铺双盛德,茶庄双盛茂。仅双盛茂茶庄就投资4500两白银。双盛茂还在石家庄、银川开设复兴茂、双圣茂分庄。在包头城内西滩置房院10多处。
        “十大双”主要是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他儿子杨四店租巴氏家族西梁地建房、圈驼场,从而有“四店梁”地名,一直延用至今。山西闻喜县人裴德宏来包头入了旅蒙行。儿子裴华学徒后有了积蓄自己创办旅蒙行忠厚和,主要走外蒙古、突蛇公等地。发财后在包头城内吕祖庙街、牛桥街等处购房产约300余间,在甲浪湾购地200亩,万水泉设了养畜场。并在张家口设庄口。裴家为妙法寺(吕祖庙)山门前竖石旗杆捐150元大洋。
         山西代县人李威来到包头三元合学徒,后投资3000两白银创办河路店复新和。河路店主要是将五原、临河、陕坝等处粮食通过黄河运往包头,同时还经营宁夏吉兰泰食盐、伊克昭盟天然碱、固阳的粮食、河北行唐、灵寿的土布、河南清化的水烟等。杂货主要供给旅蒙商。店员250余人。以上是包头最有代表性的“晋商十大家”。
        著名商号还有山西太谷人杨姓开的“双盛茂”茶庄。以蒙古文字作招牌的“永和正”药店。闻名包头的粮油“庆生店”。牌楼式铺面的回民糕点铺“隆兴号”。铺门上方有木刻“古丰第一”“京都回回”等。
        到解放时,原东街东门里间有商户六家,东大街三十七户,关帝庙街三十七户,车市街三十四户,后街廿五户,草市街七十六户。包头建立了山西商人组成的会馆,设在关帝庙后院。
         包头山西旅蒙商连通“东口”张家口、多伦、库伦、恰克图,西达巴盟、宁夏、阿拉善、甘肃、河西走廊至新疆。有复义兴、成记、大聚德、大义德、大顺德、和合久、大生德、复义和、永义恒、天瑞德、大顺西、永义德等,另走张家口的还有六七家。
         “水旱码头”包头成为我国西北皮毛集散重镇。
         据《中外经济周刋》记载,包头有各业店铺1000多家;商业200余家;手工业、制造业、皮革业、加工粮油食品、酿酒醋、印刷、照像、建筑器材等行业共有30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