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品引发的情思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的国家,崇尚礼尚往来的友善的人们之间,在一些值得纪念的节点上,往往会以礼相送,表达相互之间的尊重与敬意。对于赠予者和受赠者之间来说,都是一个“我们很友爱”的宣言。这种行为表明,赠予人与授予人的两人之间的忠诚、善良和智慧得到了对方的信任和认可。在我国唐诗词的古文化遗产当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以文相送的送别诗歌,其中王维的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为最有名的诗篇之一,该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经久不衰,至今都被后人反复吟颂。

  在我的人生中,也收过不少的礼物。但是,最让我喜爱和难忘的还是这些充满情真意挚的纪念品:一只黑色的钢笔、笔记本、《毛主席语录》;《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以及一条手帕与毛巾。这些礼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组。每一组礼品背后,都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故事。

  还是让我来先说说第一组的纪念品背后的故事吧!

  第一组纪念品是由那只黑色钢笔、笔记本和《毛主席语录》组成的纪念品。《毛主席语录》是“文革”期间时髦的政治工具用品。这组纪念品是我由地处在硚口区武汉四中转学到江岸区的黄石路中学时的四中7401班的全体同学赠送的。看见这组礼品,常常会让我想起儿时的伙伴与孩童时代的美好岁月。

  小时候,我家住在武汉市的西大门——硚口区古田四路与简易宿舍之间的长丰坊。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1974年小学毕业后,我被顺利地升学到了久负盛名的武汉市第四中学读书,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就是在这所中学接受的初级教育。1975年,我父母的工作单位迁移,我家也与他人进行了房屋互换,迁居到了位于大智街辖区的瑞祥路63号。在我读初二上学期的1976年,我父母将我转学到江岸区的黄石路中学。在我到四中办转学手续的那一天,我们班主任王志友老师获悉我将转学的那天下午,停课为我开了个欢送会。并用班费买了一只黑色钢笔、笔记本和《毛主席语录》送给我。欢送会上不仅有同学们欢歌载舞,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还有老师和同学们的许多分别赠言。每每想起这段历史,我心情就难以忘怀。原来,一项对我严厉的老师对我还是这么的留恋和不舍。也给我一生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自信。也是我人生丰富的精神财富之一。

  后来,我带着这支笔,走进了军营。用这支笔写过不少的家书。更让我值得骄傲的是,我用这支笔写下了发表在1981年1月28日《体育报》上的第一篇锦绣文章的处女作——《愿君更上一层楼》的诗歌。

  《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是我在黄石路中学读高一时,一个教我们语文的李老师送给我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工具书是很少见的。带着这本“小词典”,我走过了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实践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过去,我既写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传播精神文明的正能量,也在企业和原二轻局党委机关从事过基层党委的文化宣传、政治教育方面的党建工作。今天,已经退休闲赋在家我,可以告慰老师的是,我们没有辜负老师寄希望我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殷切希望。

  与前面的两组纪念品比起来,这第三组纪念品则更充满了诗情画意,温馨无比的浪漫和甜蜜。

  那是1979年11月30日高中毕业后的我,决定到军队去磨炼自己,在一波三折后,我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走向军营。在我离开家乡的前两天,我兴高采烈向我熟悉的朋友们一一告别。让我意外的是,读书时坐在我后排的一个名叫万丽玲的漂亮善良的女生在我离开家门的时候,登门到访,来到我家为我送行。当然,我也前往她家向她作别,她的来访让我分外惊喜,热情地将其迎进了家门。她带来了两件让我铭记终生的礼品——手帕与毛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是在人生的路上擦肩而过。我终究还是辜负了这个女生的心意,也给自己留下了永恒的遗憾。

  现在,几十年的岁月虽然在不经意的转身之间一晃而过,但是,看着这些早已陈旧的礼品,我的心情依然心潮彭拜,这些礼品虽然价值不高,却在我心中重于千斤。也是我热心待人、坦荡人品的忠恳写照。使我久久不能忘记,特别是失去的那个女生,仿佛总在啃噬着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