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谈散文创作的真切

 


 

《萤火飞扬静》的散文专集出来后,算是对我笔下流趟出来的情感与对散文创作的探索树起一根成绩桩,也为下步的散文创作划出了起点线,接下来的标准就要更高、更好。

散文何多何少是自己经历的留下的情感痕迹,从中可以阅读方便,也容易了解自己曾经的心历。有辛酸,有快乐,有不可言状的纠结。但整体来看还是充满向上的正能量,如同初升海面的阳光,给人暖洋洋的。

从79年考入北方的一所中专学校,就有了文学的梦想,就有诗人气质的不安分。开始只是些豆腐块,犹如秋天里静美的落叶,飘飘然的。转眼快四十年了,当年的落叶已成尘埃,当年的豆腐块已化作腐朽。而我感觉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虽走南闯北,但故乡总在心间,故乡的魂溶进了我的笔墨,已呈五彩的斑澜。我散文也如同闽南的榕树虬根万千,扎根于有土有水的地方,那怕是沙土,那怕是雾露,都会气须成根,都会成就一片绿葱的阴凉。

美的散文创作讲究两个字:真切。真切就是散文的内容真实,且富有真情。

真实就是写自己所经历的事实,不能听说,不能虚构,更不能写成幻想。真情就是要抒发感情真实,不要无病呻吟。这样文章才会真切,所陈述的事实与立意才能相切,也就是说一定要从字里行间认人感触到作者通过事实的陈述与细节的描述的基本笔法,让人感觉到散文的真切之美。

 

散文创作的过程,总是处于某种冲动之中,不写不吐不以为快,不写出像样的作品,就难以进入安静的状态。这样,将自己的真事与真情真切地流露,若然于纸面就是所谓的散文了。开始或许没有主题,也没有思想,就是一种冲动,一种冲动的文字记录。这种冲动融进了个人生活、工作与交际中的酸、甜、苦、辣,慢慢地就会产生不少的感性认识。

作家在心情燥动的情况下,是不会写出所谓散文的,而只有心儿恬静,能够伏案思考,才会行如流水,才能美轮美奂。或许生活平淡无味,没有刺激,没有激动,没有巨大的变化,没有新鲜的印象,就认为没有灵感。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什么东西的迫切的愿望。这种想法很幼稚,不懂得散文创作的构思一定在安静之中才有大作。或许,有人认为灵感来源于环境的刺激,但刺激会在当时留下整理的纠结,而这种纠结会留于心,溶于情,清于理,素材与灵感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成为优美的散文。如果在燥动的情况下想写散文,其作品就会味同嚼蜡,满篇拼凑,发表出去只能贻误子弟,也会影响作者自己的文风与创作的态度。

散文的创作似乎都从愁字开始,但愁字不能直写。散文创作愁上心头不为愁,只有用令人愁畅的事由表述出来,从细节入手,让人读后愁上心头。细节刻画与烘托出的感情才是真实的,幽远的,表达出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才能日久醇香。所以,散文创作最忌的就是无病呻吟,没有真实。

散文创作一定要有素材,要注意生活中对细节的“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在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

何谓细节,细节如同“一个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婴儿的鲜苹果似的双颊上的红霞,一个农民长满了老茧的手,一个工人工作服上斑斑点点的油渍,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深夜流出来的灯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作深入体会,不难体会就是观察事物的细节?有了细节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人,自然有思考的切入点,如父亲的背影,母亲的叮咛等,通过这一切入点,再去细化,再去溶入情感,散文才会丰满起来。

所以冷静地思考,一定是建立在细致观察,反复酝酿之上,笔墨才会丰润,才会展示出精神内涵。这样的散文品味起来才会有血有肉。